新校门落成后,在新修的汉林广场上,一边镌刻着牌坊重修记,另一边镌刻着《珞珈赋》。近日,校报实习生采访了《珞珈赋》作者、中文系1988届校友何五元。
记者:新校门广场已建成,您的《珞珈赋》作为优秀作品,雕刻在石碑上。请问《珞珈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构思写作而成的?
何五元:说起《珞珈赋》,那是1985年,我大二,在鲲鹏广场旁的教三楼上沈祥源老师的《古代汉语》课。
沈老师布置随堂作业
,要写一篇古文体的文章,体裁不限。我对校园实在太多感情了,不假思索就以武大为主题,一气呵成写了这篇《珞珈赋》。
一进大学,我就踏遍了珞珈的山山水水,熟悉她的一草一木。珞珈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树,四时变化,人文气象,最要紧的是我们那个年代的自由向上气息……无时无刻不激荡着我的心魄,让我感到有一股诗意的冲动要喷薄而出。这就是《珞珈赋》。
我虽热爱文字,但也算不上特别讲究的人。我一直觉得,文以载道文以表情,只要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兼有意境优美就可以了。所以,这篇文章并没有纠结于太多文字本身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多高情雅意和佶屈聱牙的典故道理。直抒胸臆,我手写我心,只是为了表达我对母校的热爱和真情。若让我详细描述这篇赋的酝酿构思情境,真是没有那么多情境可讲,自然流露。
记者:很多校友因《珞珈赋》而爱上珞珈山,爱上武大。可见《珞珈赋》必然倾注了您强烈的情感和记忆。若您现在驻足汉林广场,品读自己的作品,脑海中会浮现哪些武大片段?
何五元:我曾写了篇小文《永是珞珈一少年》,中间写道,“时常与三两好友坐对珞珈山色,陶醉在梅园电影场的光影世界,静坐于老图阅读书中万千世界,偷恋过曾执伞行于缤纷樱花雨中的那个白衣少女,记得摇头晃脑吟读诗文的
白首
教授,欣赏过住在上铺怀抱吉他的兄弟……”
武大的美不仅在于四时山水,也在于人文风物。每一处景致背后,都是一幅幅令人追忆的四年时光剪影。再读《珞珈赋》,眼中所见脑中所想,无外乎“山高水长,流风甚美”!
记者:你曾说,母校是您梦开始的地方,对您有着毕生的意义。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何五元:80年代,武大进行了一系列开风气之先的高教改革,被誉为中国高校的“深圳”。当时,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是发自肺腑地把阅读、探索、思索作为生活中最大的愉悦,痴迷于追求知识。思想上的自由赋予了我们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去追寻人生的意义。
于我而言,这种空气里都弥漫着自由芳香的校园文化,对我这样有些书生意气的人来说,是天然氧吧。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人准则和信念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这就是母校对我“毕生的意义”。而我唯一爱好和擅长的就是用文字表达内心想法,这就是梦之舟,而只有母校这片自由的海洋,可以让我恣意遨游。
记者:每个人都有一段值得回忆的大学生活。请您分享一下,大学给您留下深刻印象、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和事。
何五元:说到这个话题,就一定要说《武汉大学报》对我的影响了。我大二时成了一名校报学生记者,后来还承蒙老师同学厚爱,当了记者团团长。应该说,校报是我职业公关生涯的第一个启蒙良师,也是我四年珞珈生活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益友。
“桃李满园,皆时代之骄子;学子盈室,俱一世之英华。淑女窈窕,书山跋涉;少年英俊,学海遨游。其意气一何绰绰兮,彼神彩一何风流!”——这就是那个年代武大的写照,也是那个年代武大校报学生记者的缩影。
80年代,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那时的学生记者敢做敢为,一马当先,可谓校园里最活跃的一群。那时,我可以走进校长办公室,面对面采访敬爱的刘道玉校长;也可以走近博学鸿儒,与他们一道探讨人生哲理。我还采访过易中天老师,后来把他的故事写成报告文学,发在当时如日中天的《湖北青年》杂志上,这也许是最早公开报道易中天老师的文字。与这些大家鸿儒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应该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经历,对我的影响至深至远。
校报三年的经历,让我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很多东西,也让我第一次领略到新闻的无比魅力。毕业后,我由一介广告创意人到创立龙舟公关公司,做策略型公共关系的开路人,应该都是校报那一段宝贵经历给我的指引。
记者:而今,您已毕业20余年,现在又是怎样的一种母校情怀?
何五元:无论是27年前,还是今天,面对母校,我始终都觉得自己还显得那么幼稚与浅薄。我已经习惯了母校的所有,除了久别的故乡,再没有一个地方能如母校一般唤起我澎湃的心潮。我儿子出生后取名字时,熟悉我对母校情感的太太第一反应就是取名“珞珈”。对母校的感情真的是在血液里了。这种感情是经年不变,历久弥新的。这也是我把写给母校120周年校庆文章命名为《永是珞珈一少年》的原因。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依然会选择美丽的武大;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依然会做那珞珈山头的翩翩少年。
大学精神的本质,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值母校120周年校庆之际,我衷心祝愿母校:永远保持自由清新的空气,让武大学子有人性尊严、有创造力地向上生长!
(编辑:肖珊)
>>>珞珈赋http://news.whu.edu.cn/info/1017/39283.htm
>>>永是珞珈一少年http://news.whu.edu.cn/info/1017/34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