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果(法学院副院长、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刚刚落下帷幕,又喜迎第八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我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尤其是近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感振奋和自豪!衷心希望我校能够继续坚持“以教立校、依法治校、以德兴校”,借第八次党代会的契机,进一步夯实本科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提升规范化办学水平。相信武汉大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强月新(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学校提出“顶天立地”的办学理念,我们非常赞成。希望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落实“顶天立地”的理念,不断创新,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学院长期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基层代表,我对学校这些年在本科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希望学校以本科生院成立为契机,继续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罗运柏(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院长、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近年来,学校的学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化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00名。期待第八次党代会的召开,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更加重视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凝心聚力,顶天立地,再创辉煌,使珞珈山更美,让武大更强。
周伟(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我是来自水利水电学院一名青年教师代表。发展一直是学校也是我们学院历久弥新的关键词,青年教师的培养更是发展之关键。学校关心并且重视他们的发展,从科研到教学多方面的培养与支持,不拘一格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关键岗位,造就了一批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我就是在学校这种宽松的学术氛围里成长起来的一员。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十分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广阔平台和机会;作为一名兼职干部,我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们将秉着“予我长袖,我必善舞”的感恩之心与更加坚定的决心,自强不息,传道授业以弘毅,实事求是,在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再创新高。
孙来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这次学校党代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和我们刚刚迎来校庆120周年之际召开的,对它在以下两个方面充满期待:
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决心和能力。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期;正处于距离实现中国梦最近的历史节点,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学校如何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增强服务社会的决心和能力,应成为这次党代会的重大议题。
进一步凝聚学校发展的人气和力量。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学校近年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希望这次会议能够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理性分析发展形势,积极回应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发展期待,凝聚起学校蓬勃向上、阔步前行的精气神。
黄超(哲学学院副教授):
武汉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与哲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20年前,张之洞引领“中西体用之辩”,创立“融贯中西”的“自强学堂”;57年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坚持辩证法,反对“顶峰论”,用生命捍卫真理,至死不渝。
新时期的武汉大学提出并实施了“顶天立地”的创新发展战略,武汉大学的哲学学科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为,哲学创新本身就是一项真正的顶天立地的事业。富有创造性的哲学工作者既要具有仰望星空的超越精神和自觉的创新意识,又要具有脚踏实地、立足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求是品格。当前,我们的民族、国家,以至于全人类社会,都处在期盼“创新”的时期。而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创新,首先需要“哲学”的创新作为精神支柱与思想引领。
希望武汉大学第八次党代会秉持“顶天立地”的创新精神,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武汉大学哲学学科迎难而上,创造新的辉煌。
王杰红(艺术学系副主任、武汉大学青联委员):
百年“树人”,立德为本;德才兼备,斯为“先进”。作为来自后发、晚生的艺术学系一名代表,我认为武汉大学的精神与传统是平民的、平等的,其突出体现为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隔。我笃信“亦师亦友”是师生的基本定位,“学生的进步也是老师的进步”。艺术学系同仁们更是以行动在阐释“教师”、“教育”的本义。因为学科的特殊性更源于一种责任感,我们可能相对将更多的时间“泡”在学生中间。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也充满着现实启发意义。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