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喜迎党代会】加强政治引领,推动档案(校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6 09:21 来源:档案馆 阅读:
A A A

通讯员:席彩云

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档案馆校史馆党支部始终坚持“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坚持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使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将党建融入档案资源建设、服务利用、校史育人等工作中,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赢。2023年底,武汉大学档案馆在湖北省省直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中被评定为省特级。

档案馆校史馆党支部始终遵循“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党建带业务,以业务促党建”,多措并举,既提升了党建工作的质量,也推动了业务工作的大发展。2022年3月,档案馆党支部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2024年8月档案馆党支部顺利通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2024年11月6日教育部正式下文将武汉大学档案馆列入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验收通过名单。

大兴调查研究,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也是解决时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党支部大兴调查研究,推动了档案资源建设的跨越式飞跃,为校史馆焕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年度归档率不高的现状,档案馆校史馆党支部调研了部分未能按时提交档案的单位,了解到大家对档案工作均保持高度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机构变化、档案员更换频繁、工作繁忙等因素。于是和立卷单位一起想办法,增加上门服务指导次数,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后,立卷归档率循序攀升,两年的时间,就从立卷归档率的不足60%跃升至85%,创历史新高。

馆藏档案数字化是新要求,也是发展趋势。档案数字化是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数字化率偏低极不利于档案的利用和保护。为此,支部安排党员业务骨干、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刘秋华带队在兄弟高校进行实地和线上调研,调研数字化的实际意义和推动数字化的经验。调研发现:一是要做好实施计划;二是要有“啃硬骨头”的决心和韧劲;三是要有足额经费支持。通过有效努力和学校支持,馆藏档案数字化率由2022年底不足30%跃升至2023年底的60%(年数字化12万余卷),并将于2024年底达到90%。数字化率的迅速攀升,为高效服务师生校友、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是建校130周年。为做好校史馆焕新工作,党支部于2023年4月至5月赴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校史馆以及中共一大纪念馆等实地调研,汲取了展馆建设经验和建议,完成了《高校校史馆调研报告》,为校史馆改造布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抓作风建设,优质服务查档参观

党支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开展以“改工作作风、创服务新风、树优良馆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和党员先锋岗等,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在档案查阅室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徐莉、刘春弟、肖晶心、徐琼等及时响应校友和校内单位、师生的查档需求,秉承“态度好、精度准、速度快”的理念,践行“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的承诺,高质量地提供档案查阅服务,2022年、2023年线上线下查档共计35573人次,获广泛好评。

党员责任区高质量地提供档案查阅服务

在校史展馆(校史馆、周恩来旧居、李达故居)参观接待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有求必应,有约必讲”。两年来,党员马沁香、陈果等带领由学生为主体的讲解团队,共计接待189206人次,累计讲解1400余批,获广泛赞誉。

党员先锋岗提供优质参观讲解服务

大挖档案资源,讲好武大历史故事

高校档案工作应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寻找坐标和作用点,为文化记忆、传承和创新服务。支部工作团队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办好校史展馆,持续做好编研,努力讲好武大故事。

130周年校庆之际校史馆焕新开展

校史馆在建馆10年后,于2023年焕新开展,受到师生及校友的广泛好评,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得到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11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周恩来旧居在2023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组织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100家之一),还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红色文化弘扬基地(20家之一);李达故居也已成为校内外课外教育基地。

李达故居全新布展

两年来,支部组织编纂出版了《珞珈黉宫——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武汉大学年鉴2021》《武汉大学年鉴2022》与《高校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珞珈黉宫——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得到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光明日报客户端、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还成为“学习强国”资源,2024年入选首届荆楚优秀出版物。《武汉大学年鉴2022》获评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一等年鉴。

优质编纂出版多本书籍

大展育人功能,做实校史党史教育

党支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充分发挥档案馆校史馆“两馆一体”优势,通过专题教育、新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解读武大校史,诠释红色基因,弘扬优秀文化,服务三全育人。

引进人才在校史馆接受党史校史教育第一课

服务三全育人,助力学生成长。党员秦然在新生训练营直播间为2022级本科新生主讲“传承武大精神,弘扬优秀文化”,次年又录制了校史视频讲解,以资更广泛的新生教育。支部还与党委学工部支部联合举办本科新生“游园旅途赏风华——校园导览学‘四史’” 活动,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线,参观六一纪念亭、周恩来故居等重要纪念地,让新生实地感悟珞珈精神,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两年来,支部面向新生开展线下实地参观讲解76场,约6000人次。

新生训练营云校史宣讲

附属中学在周恩来旧居开展大思政课

擦亮红色品牌,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和“行走的思政课”。两年来,党支部组建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宣讲团队,以“珞珈红色档案”讲述珞珈红色人物,解读百年大党的成功密码和力量所在,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支部还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时的武大贡献》《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党史中的武汉大学》等专题辅导报告会,引导师生赓续珞珈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接续砥砺奋斗。

如今,站在新起点,武大档案人将团结一心,再接再厉,脚踏实地,为武汉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应有之力,以优异的成绩向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献礼!

(供图:李娜 编辑:相茹)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