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首页 >> 专题报道 >> 记者调查 >> 正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大一学生邂逅二十年后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4-12-18 09:16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作者: 肖珊阅读:
A A A

策划:肖珊

统筹:徐绍涵、梅之语

执行:刘耀歌

撰文:刘耀歌、徐绍涵

采访协助:王梦荷、赵侯杰

题图:李怡波

出品: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步入大学,新的起点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为了帮助新生更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新闻传播大类四班的班主任肖珺教授策划了一场特别的交流活动,让新生与毕业多年的校友进行“跨时空对话”。

这场跨越时空的交流,如同一条细腻的情感纽带,将相隔二十年的两代人紧紧相连。每一个新生的困惑、每一段分享的故事,都让这些在职场和生活中历练已久的校友,回忆起自己当年怀揣梦想的样子。

这场独特的“对话”犹如一架桥梁,新生们从中收获了来自学长学姐的真诚建议和人生感悟。每一句鼓励和支持,仿佛一盏微光,照亮了新生们未来的道路。

“70后”班级导师架起了一座桥

“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一想法源于肖珺老师对新生的深切关心,以及她对教育和沟通方式的积极探索。

肖珺意识到,作为“70后”,自己与“00后”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如何克服代际差异,更好地支持青年一代的成长呢?她开始设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为他们提供更贴合的支持方法。

在谈起活动初衷时,肖珺解释道:“对于大多数新生而言,进入大学意味着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陌生的学习方式、全新的生活环境,丰富而复杂的社交挑战……都会让他们感到迷茫。这一过渡阶段,需要班主任进行格外的支持和引导。”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和理解,她决定向自己曾经带过的2000级毕业生征集生活经验和人生建议。肖珺第一次当班主任时,带的就是2000级学生,师生们在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谊。她希望将这些“过来人”的感悟传递给2024级新生,带来一种跨时空的真实声音,为新生提供一种独特的平行时空视角。

通过班级微信群,肖珺向2000级的毕业生发出邀请,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当年入学之初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逐步适应独立生活的心得体会。

这一构想得到了2000级校友的热情回应。这让肖珺意识到:这样的分享似乎构建起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不同年代的学生通过分享与倾听,不仅实现了“隔空相见”,更在无形中构建了彼此的情感纽带。新生们可以在师兄师姐的故事中找到共鸣,2000级班长李萌认为,他们这些“老学生”也在年轻一代的问题中回忆起自己当年的模样。

通过与20多年前的校友进行跨时空对话,这些刚步入大学的年轻人打开了一扇与未来的自己对话的大门。

“学长学姐的故事分享,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即将面对的大学生活,还让我们从他人的经历中找到安慰和信心。”2024级本科生张一诺深有感触地说。

肖珺对这一活动的意义则有着更深层次的期许。在她看来,这种“跨时空对话”不仅是对新生的情感支持,更是培养新生自我意识和思维深度的一个起点。她希望通过这种对话方式,新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未来,从专业发展和人生规划的高度为自身的成人发展打下基础,学会站在人生更长远的视角探索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肖珺指出,新闻传播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观察和分析世界的独特视角。通过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生们将能够更广泛地服务社会,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忠于内心,享受知识,成为兼具感性、理性和建设性的人才”是她对新生的期待。

通过这一活动,肖珺不仅拉近了与新生的距离,还成功地帮助新生们顺着学长学姐的视角与经历,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跨时空对话”这一形式,显然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在迷茫中渐渐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这是情感的共鸣,更是经验的传递与智慧的分享,为2024级新生的大学生活开创了温暖而深刻的起点。

温暖在共鸣中流转

手机震动,屏幕亮起,2024级本科生高晓雅点开信息界面,映入眼帘的是谋师兄的回复:“保持好的心态,身在象牙塔,心在世俗间。”

这是高晓雅与师兄线上交流的第二周。一周以来,高晓雅向师兄分享了开学典礼、军训拉练,也听从师兄的建议进入学生会面试,丰富课余生活。这次,高晓雅向师兄分享自己的迷茫后,再次得到了解惑。

随着交流的推进,师兄师姐毫无保留,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我们的经历颇为相似,”2024级本科生占巧云的“搭子”是珊师姐,占巧云描述自己:“我从小到大都比较善变,目标和梦想总是摇摇摆摆,会让人认为我三心二意。”这样的认知让她惶惑,不敢遵从内心的选择。

与珊师姐交流后,占巧云发现,“珊师姐也是一个‘善变’的人。”读本科时,珊师姐从法学院转到经济管理学院,接着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志向;毕业后,她从互联网大厂转到了金融行业。“珊师姐始终保持着上进、自信、乐观和开朗,这是她的基本盘,也是我应该锤炼自己的方向。”

张一诺与岚师姐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线上交流,了解了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也在师姐的鼓励下跳出舒适圈,尝试新事物,“岚师姐对于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些人生的关键选择上,我很信任她。”

樱顶的一场线下见面会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线上交流后,肖珺组织了一场线下见面会。

10月26日,珞珈山最美的深秋时节,在樱顶理学楼的一间大教室里,“跨越时空的对话”见面会温暖而热烈地举行。

肖珺希望,“通过线下活动,提升平行时空对话的真实感和有效性,让大一新生真切触摸到将来的‘自己’。”

新学期伊始,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辅导员胡静文,专门安排2023级本科生王梦荷担任肖珺的班级助理。王梦荷买来印着珞珈风物的明信片,分发给2024级新生们,让他们写上祝福与感谢的话语,在见面会上送给师兄师姐。

“希望平行时空的我们依然拥有努力向前的勇气。”这是高晓雅在明信片上写给谋师兄的话。高晓雅为师兄“遵从内心,勇往直前”的箴言所感动,并将心里的感动写下来,在见面会上亲手交给了谋师兄。

“看似薄薄的纸片,因动人的话语而更有分量,”王梦荷说。她还组织新生制作视频,记录这次跨越20年的对话与见面。当《少年》的配乐在教室中响起,现在的少年与20年前的少年都深受感染。

2000级毕业生陈蕾被师弟师妹的真诚感动,也向师弟师妹们敞开心扉:“‘对话20年前的自己’这一主题非常打动我的内心,毕业20年,去过不同的地方,进入不同的单位,我与广阔的社会和世界有那么多联系,希望能够分享给师弟师妹。”

再多想要说的话,在线上也只是短短几行文字。线下的见面会却可以无拘无束,面对面坦诚交流。

大一新生把自己关心的问题汇成清单,打印出来后,呈现在了师兄师姐的面前。

“师姐真诚地告诉我们,就业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令2024级本科生顾希文印象最深的是,薇师姐对“新闻专业就业难不难”这一问题的解答。线上时断时续的对话使她们的交流难以深入,薇师姐此次见面会上的回答让顾希文豁然开朗。

顾希文被薇师姐的经历所打动,并从中得到鼓励和启发:薇师姐读本科时,每个假期都去自己心仪的单位毛遂自荐,寻求实习的机会。除了过年陪家人几天,薇师姐的假期都用来实习了,毕业时,她的实习成果和报告蔚为壮观,自然而然地在毕业时签约了心仪的单位。

“新闻传播专业考编考选调生的方向选择有哪些?”2024级本科生张文林有些迫切地问道。

丹师兄听闻后,结合自己考取公务员和从事相关工作的经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丹师兄目前在单位负责人事选拔和管理工作,他从管理视角出发,罗列了大学生就业的常见误区,并给出本科学习期间可以着手的事项,比如,辅修第二学位、多听跨学科的讲座、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见面会上,新生们问得仔细,老生们答得真切。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原定的一小时见面被不断延长,窗外珞珈山的秋日美景,也从下午的明亮转为傍晚的朦胧。在难舍难分中,大家用一张“全家福”合照,定格这极为珍贵的、跨越时空的温馨时刻。

实际上,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传帮带”传统,已经延续了多年。

阳师兄清晰地记得,他读大一时,也曾困惑迷茫,一位师姐对他说,“其实,你眼中的别人也没有那么强大,真正强大的只有你自己。”正是这句话,让阳师兄建立起了自信。

岚师姐也回忆道,大一军训时,正是因为接受师姐的采访,她才目睹了一篇新闻稿从采访到成稿的全流程。那次采访之后,她也成为校级刊物的一员,自此迈出了新闻从业生涯的第一步。

虽然见面会结束了,但交流仍在继续,还会一直延续下去。与顾希文对话的薇师姐在返程前,特地与顾希文单独见面,畅聊一个多小时。从线上对话,到线下见面会,再到两人见面,她们不再受限于时差,也不再拘束于有限的文字,将真实的想法表露给彼此。

“薇师姐说,她要对得起肖珺老师的嘱托。”顾希文感动地说:“薇师姐离汉前又专门见我,根据我的性格和兴趣提出针对性建议。”

顾希文的收获不仅于此。来自安徽的她,经由利师姐的推荐,获得了这个寒假去安徽日报实习的机会。对于大一学生而言,这个机会实属难得。

“我已经不像九月份那么害羞了。现在,我会主动跟师兄师姐分享校园中的趣事,和他们像朋友一般相处。”2024级本科生刘硕雅说,“未来我愿意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后辈。我得到过师兄师姐的热心帮助,所以,我也会尽所能地帮助后辈。”


>>>新生研讨课:连接校园与职场

11月21日,肖珺邀请新闻系2000级毕业生赵南辉进行经验分享,共同点亮新闻梦想,助力新生成长。此次讲座中,赵南辉从行业动态、技能要求到职业发展路径等维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分享。

经过肖珺的协调,赵南辉针对新闻传播大类四班主动报名、愿意小范围交流的8位同学,又专门做了一个小班会。肖珺戏称这是“开小灶”。

“希望这次活动可以帮助新闻专业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增强行业认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实践指导与信心支持。”赵南辉说。

结合20年的从业经验,他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故事。从第一份实习到入行后在传统媒体中的成长轨迹,他回顾了从报纸到电视台再到数字媒体的转型历程。他特别提到:“新闻行业的成长离不开实践,每一次的报道都是经验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失败和挑战不可避免,但每一次成稿才是最动人的故事。”

实习规划、能力培养、如何应对行业压力……互动环节异常热烈,学生们前前后后提出了17个问题。

赵南辉一一耐心解答,肖珺也结合多年来对学生在校和毕业后发展情况的观察进行补充。赵南辉建议大家,珍惜大学阶段的每一次实践机会,将课堂作业与校园活动积累为个人作品集,既能不断冲出自己的视野局限,也可以增加求职砝码。

赵南辉还强调了新媒体技能的重要性。他建议大家关注优质内容平台,并结合自身兴趣,通过短视频、自媒体等方式,探索新闻传播的多元可能性,“新闻人的核心价值在于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事实的深度剖析,这些能力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培养和提升。”

“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进行分享,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讲座和对话,帮助同学们减轻对未来的迷茫,找到对新闻行业的热爱。”赵南辉感慨道。

2024级本科生韩木晗表示,“赵南辉校友的丰富经历和真诚建议,为自己未来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话和讨论一直在延续。11月24日夜里,肖珺接到赵南辉发来的微信:“肖老师,我已经把所有同学发来的私信问题回答完啦!”

原来,班会后,同学们加了赵南辉的微信,又问了许多关于新闻传播业发展现状、实业和就业的问题。

赵南辉对肖珺说,“能帮助到大一新生,我也很开心!我能理解肖老师的初衷,通过我们的回答和帮助,大一学生能够建立对专业和社会更完整的认识,减少那些通过社交媒体滤镜产生的莫名的焦虑情绪。”

这场跨时光的对话,未完待续。

(来源:《武汉大学报》1640期3版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