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习二十大 武大在行动】法学专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保障”

发布时间:2022-10-31 17:52 来源:法学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樊杰、李欣韵)10月30日,法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聚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贡献“武大力量”的具体思路和举措。武汉大学副校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周叶中出席会议。

周叶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表述给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给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对法治的要求、现代化国家建设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挑战。他认为,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未来方向应当和现代化国家概念紧密结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来讲,一是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三位一体构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三大支柱;二是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三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仅为人类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中国智慧,而且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中国式法治文明,同样为全人类的法治现代化、法治文明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法学院党委书记孙德元主持会议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内在地包含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也必然需要通过全面依法治国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保障,已经成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国内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一方重镇,我们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保障”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贡献“武大力量”。

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治部分相关表述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本质要求;二是报告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主张坚决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体系;三是二十大报告将教育、法治、国家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为未来法治建设重点指明方向。他最后指出,统筹发展与安全、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兼顾国内法和国际法是加强国际法方面法治建设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宪法的实施和监督与中国法治发展和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从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角度出发,应从下述四个方向进行研究探索:一是宪法解释制度有待完善,需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二是现存的多元的备案审查体系意见不一致的情形下,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之下的人大主导;三是如何从根本原理角度,对由党规和国家法构成的二元体系进行阐释;四是思考宪法在党内法规领域如何贯彻、实施。

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枫作题为《传承德治文化,践行中国式法治之路》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中国法治轨道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依据,中国法治特色应当反映中国式现代化,报告体现德治文化之风,指导思想对中华文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他通过阐释德治的概念和德文化的基本要义,提出德文化与二十大报告的基本精神高度一致。

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指出,报告中所提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其中之一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慢慢从愿景变为现实,法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未来要着力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是加强学习生态文明领域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之间的衔接;二是从法治理念上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环境要素之间的衔接;三是需要推动生态文明法律规范体系的系统化和一体化。

副院长何荣功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感悟体会,一是刑事法治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宪法为指引,彰显宪法精神,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权的对立平衡中谋求发展;二是重视创新,面临网络信息社会出现的新鲜事物,必须要保持创新的理念,形成新的制度;三是立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秉持慎刑的思想,需要重视刑法的负面作用;四是需要吸收外国优秀法治思想,吸收外部的法治文明。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孟勤国表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体会最深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他指出,民法典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现,民法典不是外国民法典的翻版,民法典的体例遵循民法通则以来的体例,民法典两大核心部分物权和人格权是本土性、时代性的规定。民法典的颁布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定支持,民法典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实施。

法学理论教研室徐亚文围绕国家安全法治分享学习体会。对于如何构建总体国家安全法治体系这一问题,他从基础理论、规范体系、领导体制、制度机制、法律体系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一是法律研究、立法、执法考虑将安全价值提到基本价值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将领域法学作为法学研究的突破口;三是综合考察各国经验,将我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四是要创新国家安全的体制机制;五是应该重点研究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的保护体系。

知识产权法教研室主任宁立志认为,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的论述主要包括五个关系、两个论断、两大转变和六大任务;二是中国的知识产权道路是从被动到主动、从做大到做强、从独占到共享;三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之下,知识产权的未来发展需要做好自主创新、扬长补短、加强内循环和外循环三个方面,推动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更加强大。

湖北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林莉红分享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思想体会。她指出报告中有三处提到法治政府,而现代化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法治政府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需要各方面参与助力法治政府的理论研究、立法推进和时效评估。

副院长黄志雄围绕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法治保障提出三点认识:一是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板块之一;二是依法治网对我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立提供有效法治保障;三是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是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院长冯果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法学院要着力深化教学改革:一是立德铸魂,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类课程、学生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两支队伍的有机融合,培养立场坚定、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二是立足中国,自主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三是登高望远,优化课程结构,打造复合型人才;四是中国立场,世界眼光,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面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希望大家能够携手奋进,共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武大法学力量。

(供图:向欣宇  编辑:武轩)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