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武汉大学考古队发掘的盘龙城金片绿松石器在汉展出

发布时间:2022-03-23 17:58 来源: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杜舒懿)3月15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临展厅推出“色如天相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借展文物藏品来自多个省份,是全国首次以绿松石为主题的古代文物展览。该展览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主办,联合全国38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武汉大学深度参与展览筹备工作,并提供重要学术支撑。

该展览展示了绿松石制作和使用的历史进程,按时间顺序共分三个单元。“华光初现”展示了绿松石从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由单件或组件形式发展成礼仪制品的过程。“流金耀世”突出了两周秦汉时期绿松石的装饰化趋向,中原与周边不同地域文化的绿松石开始与其他色彩材质的装饰相搭配。“宝竞风雅”展示了隋唐宋元明时期佛教等多元文化宗教元素的影响,绿松石开始作为一种装饰化宝石广泛出现在金银器上。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历史学院与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长期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自2013年以来,历史学院牵头,展开盘龙城大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并长期参与盘龙城遗址公园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武汉大学盘龙城遗址考古队在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地点发现商代前期的金片绿松石器,是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商代早期绿松石和金片的镶嵌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历史学院与多家单位联合对器物复原、镶嵌工艺、绿松石产地、礼仪含义等展开多学科综合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总结指出,夏商时期绿松石镶嵌器物往往出土于高等级贵族墓葬,表现出较强的礼仪含义。相关研究成为此次展览的重要契机,此前考古发现的金片绿松石镶嵌器物也成为展览的核心展品。

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通过研究工作揭示了绿松石在中国早期从串饰、礼仪性镶嵌品到宝石装饰的发展过程,为展览提供了强力的学术支撑,也使其成为考古发掘、研究和公众展示相结合的一次典范。

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前厅

武汉大学盘龙城遗址考古队发掘出土的金片绿松石器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