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界业界共探中国传播创新

发布时间:2021-09-30 11:11 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肖珺、刘沛恺)9月25日,第五届中国传播创新论坛(2021)暨新疆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与新闻教育研讨会召开。除主办方武汉大学、新疆大学外,还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重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喀什大学高校、塔里木大学、伊犁师范大学的研究者,以及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广播电视台、胜加传媒集团的业界领军人物共聚一堂,共议中国传播创新,并对新疆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与新闻教育提出对策、建议。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表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目前国内国际现实情况为背景讨论传播创新是非常及时与必要的,我们需要对传播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加强探讨。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允认为,本次论坛搭建了学术的“丝路时空”,疫情促使我们拓展传播媒介的想象空间。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进行题为“走进传播创新的田野”的演讲。她表示,在疫情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中,传播创新本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应对危机和走出交流困境的方式方法,人们通过积极的沟通不断寻找情感共鸣,传播创新也体现了人类不断更新和进化的存在方式,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反思。

武汉大学会场现场

本次论坛共设5场主题发言,17位学者与业界嘉宾聚焦建设性新闻、新媒体技术、媒体融合、新疆传播、品牌传播、舆论机制、跨文化传播、健康传播等问题展开学术对话,呈现当下理论研究和业界实践的一些新趋势。

武汉大学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冉华发表《社交平台的公众人物哀悼与持续性联结》的最新研究内容,指出在社交平台哀悼公众人物能够满足哀悼者获取信息、释放情绪、参与记忆书写的需求。姚曦发表题为《品牌传播智能生产与智能服务的新趋势》的演讲,指出该领域的三个趋势:智能技术深入品牌传播各环节、基于营销数据中台的人机协同决策指导品牌传播智能生产与服务、品牌传播内容创意的数智化与程序化。

吴世文在《健康码——行进中的健康传播创新与应急创新》的发言中指出,健康码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健康码的反思,如健康码触达人群问题、健康码时效性带来的时间与空间问题、技术刚性逻辑下对人的不信任、过度扩张问题等。王敏分享其《个人数据保护的制度化、标准化与场景化》的最新研究,提出建构数据保护“中国标准”的三条策略,包括采取“综合立法+行业标准+面向智能场景+隐私嵌入设计”的模式,融通传统的“规制-权利”和“自律-责任”治理范式等。

廖秉宜的《中国智能传播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学术界对于智能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建构、智能传播中的舆论引导、智能传播人才培养、智能时代的媒体改革等七个方面。肖珺则分享其《观念、内容与平台:我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研究》,她综合分析2017年以来的中国创新实践,提出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和平台创新的三个维度,认为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已凸显中国文化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桥梁的价值和可能性等表征。

论坛还面向新疆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与新闻教育议题召开闭门会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吴世文认为内地高校参与援疆可以支持疆内相关学科学术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他介绍了武汉大学和新疆大学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一些合作成果。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姚曦强调了学科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中心副主任肖珺提出加强科研合作、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注重跨学科交流等建议。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玉萍认为本次论坛清晰勾画出“传播创新的田野”是什么、在哪里、怎样做,更重要的是,嘉宾们分享的最新成果和建议引导我们去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任关系以及安全感等问题。武汉大学姚曦对论坛进行了全面的学术总结与展望,他指出,传播创新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本届论坛面向实践、面向中国田野的学术宗旨具有特别意义,相信其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将发挥重要参考作用。

浙江大学吴飞教授主持圆桌讨论,并结合浙大的相关做法提出建设多校合作的人才团队等针对性建议。冉华主持本次论坛闭幕式,她结合自己的援疆经验,展望新疆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

据悉,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论坛专注中国问题,探索传播创新,围绕新媒介、新交往、新分享、新交流等进行深入探讨。本次论坛在线下设置了武汉大学分会场、新疆大学分会场、喀什大学分会场等,逾300位师生参与了当天的线上线下论坛活动。

(供图: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付晓歌、相茹)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