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纪念“5·17”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

我校举办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1-05-18 16:25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王徵)5月17日,为纪念“5·17”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我校举办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学术论坛。校党委书记韩进、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向荣等出席。文科学院科研副院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专项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卿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和论坛环节。

韩进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五年来,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出了一批有思想含量、有理论分量、有话语质量的研究成果,如《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李达全集》《古音汇纂》等。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伟大使命,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既要补短板,更要扬优势,还要强特色,进一步深化内涵发展,激发创新活力,增强竞争实力。要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关键话语融会贯通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要更加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中国面向中国立场,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为基础,在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方面下足功夫,坚持中国面向,站稳中国立场,提出更多能够体现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国经验能够上升为中国理论,让中国发展优势能够转化为中国话语优势,让世界能够更好地认同中国、了解中国;要更加凸显哲学社会科学主体性原创性,通过凸显问题意识、推动交叉融通、增强数据赋能等战略举措增进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推动“珞珈国际法学派”“华中乡土学派”等富于影响、体现传承的“珞珈学派”生成,建构富于珞珈特色、珞珈风格、珞珈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期待“三大体系”建设在武汉大学深入推进,早日形成一批占据高峰、引领前沿的学术领域,推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准、体现珞珈气派的标志性成果,建好一批国家倚重、社会称誉的新型珞珈智库,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武汉大学更大力量。

  安向荣表示,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提升话语原创能力和水平,筑牢人才支撑,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多年来,武汉大学积极研究探索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在全国有影响的社科研究成果,为国家和湖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论坛环节,9位专家分别围绕各学科话语体系建设问题作了重点发言。唐皇凤教授简要阐述了如何积极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话语体系创新;刘伟教授提出了对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思考;廖奕教授探讨了当代中国法学话语体系构建路径;余振教授陈述了有关世界经济学科话语体系建设的学术观点;余来明教授分享了有关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的心得感悟;吴世文副教授、张杨波副教授、赫琳教授、汪余礼教授分别从新闻与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艺术学角度出发,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专项学术顾问、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点评指出,各位学者要以中国实践为基,努力提升原创性、主体性的话语表达;追求更深层次的拓进,深入研究梳理学术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扩大拓宽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传播路径,发挥中青年学术骨干在语言表达领域的天然优势。“5·17”重要讲话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的极端重要性,身处宏伟的历史浪潮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担负时代使命,创新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繁荣发展。

(摄影/供图:金鑫、王徵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