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董卫国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二甲双胍通过乙酰辅酶A调控STAT3信号通路缓解实验性结肠炎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5-04-06 21:45 来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第一临床学院) 阅读: 853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程丽薇)3月3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董卫国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etformin attenuates colitis via blocking STAT3 acetylation by reducing acetyl-CoA produc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二甲双胍通过乙酰辅酶A调控STAT3信号通路缓解实验性结肠炎的新机制。李湘云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董卫国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为成果完成单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寻找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药物,已成为UC研究领域的热点。二甲双胍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在缓解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方面表现出潜在疗效,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董卫国教授团队开展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二甲双胍在缓解肠道炎症中的关键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二甲双胍通过修复肠道屏障并重塑肠道菌群,显著缓解了小鼠的结肠炎症状。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二甲双胍通过下调乙酰辅酶A水平抑制STAT3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从代谢层面调控蛋白翻译后修饰,发挥抗炎作用(见机制示意图)。这一发现不仅为二甲双胍在UC治疗中的“老药新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代谢通路在UC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机制示意图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5.03.058

(编辑:张丽平)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