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长江模拟器研发及其应用”入选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发布时间:2024-06-07 09:49 来源: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 水苑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北京举行了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四“长江经济带干流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与应用”主导,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水循环与城市群绿色发展”基础研究支持,完成的“长江模拟器研发及其应用”成果,成功入选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介绍了项目的最新进展。

长江模拟器是以长江流域为对象,以水循环为纽带,将流域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耦合的流域模拟系统与示范工程集成的科学装置。长江模拟器注重长江流域“水-土-气-生”与“人-地”关系的多过程观测以及实验网络系统的应用科学基础,强调多源信息支撑下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多过程互馈模拟与地理综合研究。长江模拟器V1.0的研发及应用推动了“湖库-岸线-城市群”八大示范区建设,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绿色发展评估与调控提供了有力支持。其研发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对提升流域管理水平和创新区域绿色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目前,长江模拟器V1.0已经与长江大保护相关部门合作,在水利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三峡集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湖北省政府、重庆市政府、武汉市政府和九江市政府等支持下初步应用。长江模拟器成果被特邀在世界水大会作报告,相关文章刊登于国际顶尖期刊Nature-Water首刊。与此相关的“流域模拟器研发与应用”方向,被列入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新的十年计划。2024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刊发布了关于长江模拟器的国际传播文章,24小时内即被507家媒体转载。长江模拟器在国际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望未来,夏军院士就长江模拟器的发展和应用回答了记者提问。他表示,未来研究将从长江干流扩展到长江重要支流,相关成果可应用于省、市尺度的综合调控与决策。长江模拟器将持续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智慧管理提供支撑。

(供图: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习生:陈紫菡 编辑:张丽平)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