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石蕾 张雨晴
学校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四抓四促”,奋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好理论武装,促政治功能提升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于2022年9月入选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人获评省研究生党员标兵。近三年,在学校开展的分党委党建工作考评中连续获评“优秀”。学院党委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为学院“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
深化政治建设,夯实党建根基。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班等实现纵向全链条培训,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实现横向全覆盖活动,形成覆盖广泛、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全矩阵。打造理论学习新模式,创建师生好党课资源库,建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引导学、专题辅导报告指导学、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支部(班级)组织落实人人学“四学”模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理论学习新形式,举行升旗仪式、“水稻田里的红色思政课”等教育实践活动,增进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炽热情感,中央主题教育第五十七指导组组长王建国同志指导学院主题教育整治整改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鼓舞广大师生树立科研报国的远大志向;组织师生赴红旗渠、延安、遵义、古田、瑞金、洪湖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在红色教育中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党纪学习教育,营造廉洁自律的学院氛围。
组织教工党员赴瑞金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主题教育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彰显育人榜样力量。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入职教育、日常学习、典型示范、监督考评等环节,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朱英国院士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王建波、孙蒙祥、陈向东等获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于丹获荆楚楷模年度人物、湖北省“荆楚最美教师”,赵洁获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朱仁山荣获年湖北省“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王琛获评“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以师德师风动人故事感染师生,大力弘扬两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示范作用,引领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2023年以学院朱英国院士为原型的电影《朱英国》上映,引发热烈反响。
组织学生参与《朱英国》全球首映礼
2024年9月,校长张平文一行看望荆楚楷模年度人物、湖北省“荆楚最美教师”于丹
强化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四联六会贯通机制。在配齐专职党务工作队伍基础上,配强7个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其中国字号人才2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021年发展1名教授级实验师为预备党员,2022年确定2名国字号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建立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四级联动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并形成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书记办公会、党支部书记例会、支委会、组织生活会等“六会”贯通机制,形成了决策—落实—反馈—考核的党建工作全链条模式,分层分级压实责任,确保党委决策贯彻到位。
获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创新党建品牌建设,提升基层工作活力。组建理论宣讲先锋队,积极建设生命科学学院青年讲师团,并向学校青年讲师团、博士生宣讲团、榜样珞珈宣讲团输送了优秀青年讲师8名。《红色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入选武汉大学2021年度优秀微课,新媒体作品《党旗飘扬的方向·我宣誓》入选武汉大学 2021 年度优秀新媒体作品。创新各类党建活动,举办三届“党旗引航,鲲鹏论道——华中地区研究生党建论坛”,连续十年开展“烛光温暖”计划关爱离退休教职工,走进附属幼儿园、附属学校开展“智慧果”“大手牵小手”志愿服务,2019年以来共计开展上百期科普讲座,覆盖上千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不断提升。
抓好创新实践,促培养时代新人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恪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构建了德育铸魂、学业强基、实践赋能、科技创新、劳动强体等“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教育,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入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创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望百年奋斗路,铸牢初心再出发”“思想旗帜”“坚强核心”“强国复兴”“挺膺担当”等理论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依托院团校、“思政工作坊”等理论学习平台开展集中理论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文化立根、铸魂、亮色,引导生科青年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红色信仰。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学院邀请多次参与我国极地科考的彭方老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团日活动、理论研讨、行走课堂、社会实践、参观展览、征集感想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将爱国心、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
南极科考队员彭方老师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习报告
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学习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敢闯会创的青年创新人才。学院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力推行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在线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推进大中人才培养衔接,开设《大生命健康专题》大学先修课。发挥导师领航作用,2005年至今,学院坚持实施“烛光导航工程”,累计受益学生超过7万人,该项目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开展科研交流活动,举办导师下午茶、烛光领读经典文献、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科研魅力、激发学术动力。2019年至今,学院师生累计收获国际国内学生科创奖项40余项,斩获国际大学生遗传工程机器人大赛iGEM金奖、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湖北省“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金奖等,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武汉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2023年学院获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建设单位,共9名本科生获得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2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CELL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学院4次荣获“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群体奖”。
入选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基地
厚植成长沃土,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坚持实践育人,五年来,学院组织百余支实践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以家国情怀引领人生志向,以专业知识赋能社会发展。其中神农架野外实习实践持续开展24年,成为野外科考实践的金品牌;“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实践队是全校唯一获评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的实践团队。劳动教育方面,学院聘导师、开课程、设基地,连续四年组织全体本科新生割稻、打谷、开展水稻品种性状调查等,接受劳动教育思政课的洗礼,活动受到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央广网等4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点赞。坚持以文育人,学院合唱团在金秋艺术节上连续30年荣获合唱比赛冠军。2020年,学院获批成为武汉大学“三全育人”管理育人特色工作基地,凝练一批典型建设成果,也涌现出一批批先进典型。五年来,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自强之星标兵”、湖北省“长江学子”、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雷军腾飞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榜样珞珈年度人物等荣誉20余项,充分展现了生科学子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实践队获评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武汉大学唯一)
学院连续二十四年组织学生奔赴神农架开展野外实习
抓好交叉融合,促一流学科建设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重点目标,精准把握国家需求,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且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一直以来,学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通过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与引进体系,形成了一支由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和新兴力量组成的高质量人才梯队,为学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学院不断推动有组织科研,强化科研团队建设与项目管理,打造科教融汇新格局。
瞄准需求,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学院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人类健康、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实现从0到1的科研突破,在免疫与炎症调节、植物功能基因组与演化、代谢调控与代谢性疾病、水稻抗性与育种、染色质与表观遗传、病毒感染与防控等六个方向上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基本科学指标ESI学科排名中,生物学学科支撑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排名均进入全球前5‰,生物学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2022年武大生物学科创建百年,回顾百年发展历程,积蓄力量再出发。
2021年,沈萍、陈向东等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2020年,陈向东、郭明雄、刘青珍等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引育并举,形成高质量的人才梯队。坚持人才强院,成立学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引进、评估等方面建章立制,不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年龄结构和专业布局,形成了以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为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人才为学术骨干的高水平创新团队。2021年学院新增中科院院士1人,现有国家各类高层次人才60人(次),目前学院教师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达39.8%。继续推行青年学者学术导师制,通过PI午餐交流会等形式,拓展青年学者科研视野。2023年学院获评学校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进取突破,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坚持有组织的科研,五年来,年均发表SCI论文160篇以上,其中Nature发表8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2项;获批发明专利83项,新品种授权19项。宋保亮院士、何光存教授分别获评2023、202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宋保亮院士团队成果获首届科学探索奖、三度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并被评为“国内十大医学研究”及“中国心血管领域十大影响力事件”之一。李国红教授获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为湖北省首位获资助人员。
2024年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揭牌仪式
抓好平台建设,促服务国家战略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整合多个平台的资源优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深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学院的科研服务能力和水平,在生命科学领域贡献了一系列具有武大特色的解决方案。同时,学院党委注重搭建学术与行业领域的交流平台,大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此外,学院党委还积极凝聚校友力量,搭建校友与学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学院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整合平台优势,提升科研服务能力。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均已完成重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作为科研突击队取得了突出成绩,主任蓝柯获评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调研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国科普基地,长期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劳动教育指导,培育出的红莲型杂交稻品种,全球种植面积累计超过五亿亩,累计出口种子30万吨以上,不仅为 “中国碗”装上“中国饭”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国碗”装上了“中国饭”,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武大生科方案。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优质稻科研攻关团队获“武汉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同志到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并指导工作。学院杂交水稻种质创新团队于2024年获评武汉大学首批“大事业磨砺真本领”优秀青年团队。
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调研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任校长窦贤康看望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柯教授
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选全国“强法治保供给护粮安”九大典型案例(湖北唯一)
形成“武大方案”,提升科研社会效益。于丹教授团队在梁子湖建立的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用“以草治湖”的修复措施使梁子湖水质得到极大恢复,并进一步总结治理经验,提出了 “抓紧治‘小病’、分期治‘重症’、保住‘生态本钱’”的湖泊治理“武大方案”,得到了中央领导批示,推动国家启动了良好湖泊保护项目,200多个轻污染湖泊得到了有效保护,经验和技术推广到云南洱海、韶山毛主席故居多地。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称号。
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员进行水生植物群落样方调查
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团队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称号
汇聚行业智慧,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一方面,举办“大生命科学”交叉论坛、第25届全国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论坛、全国遗传学大会、东湖论坛子论坛、第十四届全国病毒学学术研讨会等多种主题的大型会议,五年来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四百余场,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交流开放平台。另一方面,学院成立产教融合中心,建设好科技成果信息库和校友信息库两个数据库,为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夯实基础,推进校企共建研究中心。同时组建生命科学学院校友联合会,于百卅校庆期间举办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产业论坛,校友企业家凝心聚力,共谋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蓝图。五年来,校友捐赠近亿元,均用于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助力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学院承办“2024 ASBMB-BSC基因组稳定性与表观遗传调控研讨会”
(供图:生命科学学院 实习生:张雨 编辑:张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