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强
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部、人才与专家工作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十九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强校,涵养高尚师德,优化治理体系,着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大教师工作格局逐步完善
加强党对教师人事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2019年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主任、分管校领导担任副主任,研究审议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大事项,在评奖推优、教育培训、警示教育、失范行为惩处等方面共议共商,逐步构建起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认真落实人才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落细人才安全保护工作,将人才队伍建设列为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工作全过程,及时把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治理优势。
召开武汉大学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会议
建立二级单位工作责任制。通过党委系统通气会、重点工作推进会等形式传达上级精神,明确工作要求,确保落到实处。经过各有关单位、部门共同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指标纳入党建考评、分党委书记述职考评、校内巡视、学院目标考核等重点工作,二级单位工作责任得到进一步压实。
赋能人才强校,珞珈人才方阵建实建强
将人才强校作为一以贯之的核心战略,多方位支持人才成长。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十条”,厚植人才文化,探索构建“弘毅学者”人才发展体系,大力推动人才柔性引进,引进弘毅讲席教授2人,聘任弘毅客座讲席教授、弘毅客座特聘教授12人,顶尖人才加速集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学科布局,以校领导率团出访招聘等形式,多措并举,集聚高端人才。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由392人次增长至869人次,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倍增,高层次人才占教师队伍的比重由10.5%增长至23.3%,具有武大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正在形成。
2022年7月,召开武汉大学人才工作大会
2023年5月,校长张平文院士带队赴欧洲招聘人才
2024年8月,校党委书记沈壮海带队赴日本招聘人才
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评价专家委员会与院系的联动支撑作用,分层分类对人才进行考核激励,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动态评估、科学评价、择优聘任,推动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好局面。通过严格准入、周期评估的弘毅岗位设置高标准岗位津贴,鼓励人才通过获聘岗位实现薪酬的调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弘毅学者计划
建立“弘毅博士后”、重点资助博士后、普通资助博士后和科研项目博士后的多层次博士后培养体系,通过“升级政策、完善通道”,实施优秀博士后储备工程,加快实现博士后人才“倍增计划”,打造人才队伍“蓄水池”。启动“弘毅博士后”计划招募工作,将博士后纳入“弘毅学者”人才发展体系,给予全方位培养支持,博士后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在站博士后突破1000人,累计入选博士后人才创新支持计划70人。
面向全球发布“弘毅博士后”招募公告
突出思想引领,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持续涵育
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印发有关工作方案,推动全校深入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持续践行落实。对标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有关要求,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重点单位和优秀教师团队培育建设工作。组织“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代表第一时间分享学习体会,诠释教育家精神内涵意蕴。开展“新时代中国教育家精神”课题研究,召开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伦理学术研讨会,强化学理性研究,以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贡献学术力量。
2024年7月,举办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伦理学术研讨会
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做到师德学习教育全覆盖。发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四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新时代师德规范》《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师德警示教育》等,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情研修、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活动,抓好新教工岗前培训、高层次人才培训等各项研修培训,促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编印发放系列学习材料
举办新教职工岗前培训
组织高层次人才前往四川绵阳实地感悟“两弹一星”精神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出台《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压实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直接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武汉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从国家要求、目标意义、建设任务、路径方法、违规处置等方面,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实行“教师党支部-分党委(党总支)-职能部门-学校党委”逐级把关程序,将师德表现作为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加强警示教育,强化准则学习,丰富警示教育素材,设计印发《高校教师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汇编》、“十项准则”海报等,督促二级单位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划“红线”,守“底线”,筑“防线”。
印发“十项准则”海报
积极打造师德师风建设品牌基地。2020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成为中部地区唯一入选单位。近年来基地立足自身基础,以学术研究为引领探索师德师风建设内在规律,充分发挥了智库作用。多位专家在《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大学教育》等权威期刊上撰文,为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同时,积极打造基地培训品牌,承办教育部第二、五、七期青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从党史国情、人文历史、科技发展、抗疫精神等不同维度引导学员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的中国。
承办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
沈壮海、李建华、倪素香等基地专家学者发表研究文章
积极支持广大教师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涵养尊师文化,讲好武大教师故事。探索构建教师荣誉体系,以优秀典型示范引领教师群体践行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推荐选树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师德典型。六年来,涌现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杰出教学奖1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首批教育世家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通过新时代办学成就展、校史馆陈列展等平台浓缩再现教师队伍奋进的身影、拼搏的故事和伟大的精神,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引领和感召作用。
新时代办学成就展展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杰出教学奖等相关表彰证书、奖章
校史馆陈列展“师道相承 德满珞珈”板块
打造具有武大特色的尊师文化。组织两支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开展“立德树人存丹心,守正创新育英才”共建交流活动。传承团队精神,共话团队发展。在毕业典礼中创新融入感恩教育内容,高规格举办引进人才入职典礼、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教师节庆祝大会等,构建新时代尊师文化,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群体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制作《荣光》《珞珈芳华》《初心》等专题片,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及一线教职工教书育人事迹,让“人民教师,无上光荣”观念深入人心。
2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开展“立德树人存丹心,守正创新育英才”共建交流活动
组织举办人才引进入职仪式、教师节庆祝大会、荣休仪式、毕业典礼感恩教育等活动
优化治理体系,人力资源基础筑牢筑实
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部署要求,巩固教育评价改革成果,持续完善分类评价制度。印发《武汉大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办法》《武汉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任办法》《武汉大学实验技术等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办法》等新职称文件,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创新评价体系。划分6大学部和教学为主、马克思主义学科、智库研究和国防科技4个特殊领域共10个人力资源专家组分类进行职称评审,对于教学学科竞赛获奖、计算机、网络安全、体育部等单列指标,落实不同岗位、不同学科分类评价。探索“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科学设计评审机制和程序,提升评审精准性。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评价制度环境,为教师发展提供清晰明确的路径和方向。
通过“优结构、提质量、控规模、激活力”,统筹加强教师、管理、专技队伍建设,推动队伍从规模红利向质量红利、人才红利转变。在全校建立编制岗位概念和规模意识,推动发展理念、治理体系的系统变革,实现教职工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做到人人有赛道、人人有作为。落实全员聘用。按照“人人有合同、人人须考核”的基本原则,加强对各单位岗位设置与聘用方案制定的指导以及关键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以业绩为导向的岗位、绩效动态调整和资源分配调整机制。
走访相关单位征求定编定岗意见建议
落实校院综合改革,建立三元薪酬体系,实现院系经费周期性评估和拨付机制。规范绩效工资发放方式,加强专职管理干部绩效统筹,持续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加强对中层领导干部绩效管理,建立个人绩效与考核评价结果联动机制,“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整优化教职工绩效工资结构,提高教职工幸福感、获得感。作为湖北首家高校成功完成养老保险改革成建制首次参保及实施准备期经费清算工作,净收回19亿余元,并兑现2014年和2016年两次增资以及个人社保缴费清算。锚定改革疑难,为全体在编在岗人员完成补缴职业年金利息合计约1亿余元。积极推动解决各类人员参保问题,为职工争取保障合法权益。
全面实现了人事档案数字化阶段性目标,实现电子档案授权查阅、转递、报送、统计等功能,确保人事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真实性,为学校组织人事工作及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精准高效服务。圆满完成我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干部和五、六级管理干部的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超额完成初、中级专业技术干部和一般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初、复审工作,实现在汉部属高校进度最快,有力维护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回首过去的六年,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部、人才与专家工作办公室以昂扬的面貌攻坚克难,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提升教师人事人才工作质效。展望未来,教师人事人才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供图: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部、人才与专家工作办公室 实习生:钱虹宇 编辑:张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