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珂珺)第三学期结束,武汉大学的全球课程以卓越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的广度,为学生呈现了一场思想与知识的盛宴。从国际法的精粹到人工智能的前沿,从艺术鉴赏的深度到建筑遗产的保护,不仅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更引领学生站在了学术探索的最前沿,开启了一段跨越学科界限、融合多元文化的知识之旅。
科技与创新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昆山杜克大学的Mustafa MISIR老师带来的《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全球课程,不仅教授编程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在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如何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浓厚兴趣。
《多场多尺度计算》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与计算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多尺度模拟与多物理场耦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学生们在深入了解原子级别模拟技术的同时,也对材料行为的微观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这门课程的高质量教学和前沿内容也吸引了部分教师旁听。
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环境与社会和谐共生
《建筑遗产的批判性保护与再生》课程本学期共有来自29个学院66个专业的202名学生选课。课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教席”主持人HO PUAY PENG教授指导,两校教师深度解析全球建筑遗产案例,探讨立足东亚文化的遗产再生路径,鼓励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进行反馈与分享。
《环境与社会发展》课程横跨大气环境、水文环境、能源与材料等多个领域,引导学生理解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来自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的Erlantz教授和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的Nugroho教授的全英文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全球视野,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探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浪潮,解锁机器学习的多领域应用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程由国际知名学者MarcelloPelillo教授授课,以其卓越的教学技巧和渊博学识,将深奥的概念化繁为简,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与教授形成了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
布朗大学终身教授SorinIstrail教授的《机器学习的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涵盖了现代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的关键方法和原则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启发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兴趣,领略到前沿领域和热门交叉学科领域专业知识。
艺术与文化的交融,拓展全球视野
《世界艺术鉴赏:艺术、摄影、展览和现代博物馆》课程由伦敦艺术大学Lynton Talbot教授主讲,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关于艺术、展览和博物馆的相关知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启发性,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国际法》课程,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国际法的内涵与实践,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探讨了我国面临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热点问题。课程采用讲授、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性强、知识面广的学习平台。
武汉大学第三学期全球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思想与文化的碰撞融合。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提供深入的学术体验,旨在为学生未来的学术探索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编辑:陈巧燕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