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论坛

首页 >> 珞珈论坛 >> 正文

孙来斌:深水区改革更应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发布时间:2013-04-26 15:22 来源: 作者: 孙来斌阅读:
A A A

当前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陶德麟教授等人发表的精彩短文,有助于我们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在创立科学世界观之初就明确表示自己的理论主旨在于实践。针对当时德国的一些所谓“纯哲学家”满足于坐而论道的行为,马克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他看来,实践是破除理论神秘主义的不二法宝;他不愿意做这样所谓的纯理论家、纯哲学家,因为解释世界固然重要,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前段时间的有关讨论,特别是其中一些学者联系“中国梦”所作的阐发,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梦”的实践价值。人们常说,伟大的民族拥有伟大的梦想。那么,何为伟大的梦想?在我们看来,敢于并善于改变现实的梦想就是伟大的梦想,而拥有这样梦想的民族才称得上是伟大的民族。“中国梦”是伟大的、浪漫的、指向未来的,但也是可感的、现实的、激励当下的。蓝图再美,如果不付诸实践,最终就会变为空想。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正式阐发“中国梦”之时就重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口号。要“兴邦”,必须“实干”,而“实干”之要义在于改革。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与改革浅水区的“人人受益”的“帕累托改进”相比,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势必会因利益格局重构而使复杂性、艰巨性和风险性倍增。此时的改革,既要“触及利益”,也要“触及灵魂”;并且一如其他社会变革一样,往往总还得以思想的变革为前导,首先还是要“触及灵魂”。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确有必要重温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从中获取“改变世界”、实现梦想的思想力量。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http://news.whu.edu.cn/paper/?paperid=78&pageid=282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第1305  编辑:田业胜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