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缤纷校园 >> 正文

扬珞珈学术风采,育科创报国英才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系列活动回顾

发布时间:2024-03-21 16:39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阅读:
A A A

通讯员:张奥、牟念、姜子涵

2006年,武汉大学举办首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历经十八载,全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精心策划、组织动员,先后举办千余场学科活动,尽显百花齐放、学科葳蕤之势,一场场高水平、高质量、高产出的学术盛宴展现了武大“更加崇尚学术、更加追求卓越、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担当有为”的办学理念,为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本领、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聚力赋能。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深耕学科前沿领域

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系列活动锚定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聚焦科研新发展、新突破,为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武大力量。

至今已举办十年的“新史料与新史学”珞珈史学博士论坛持续探索历史宝藏。2023年,来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24所境内外知名高校的44名博士生齐聚珞珈山,围绕中古史、世界史等6大版块交流科研心得,碰撞思维火花。在这里,新旧史料的对话、新旧方法的融合,都为史学研究注入活力。

自2007年创办以来,湖北省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已成为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学子启迪思想的“智慧集市”。2023年,论坛创新开设学术型、应用型两大赛道,让研究生们既能在学术研究的海洋中“深潜”,又能在实际应用的田野上“深耕”。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何秋来目前是湖南大学水工程与科学系的一名硕士生导师,回忆起参赛经历,他感慨道:“作为一名武大学子,能在家门口感受思维碰撞和交叉融通的学术乐趣,至今想来,仍感心潮澎湃!”如今,何教授躬耕于岳麓山下,继续传承这份科研热忱,向师生积极推介珞珈山下的这一学术品牌活动。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的“知卓”博士生论坛历经八年发展传承,已成为汇聚智慧、激荡思想的“学术乐园”。2023年,论坛邀请资深教授就航天光学遥感现状与发展等专题作报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百余名研究生分享心得、展示研究成果。该院2023级硕士生施昀在会后感叹:“国之大器的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也让遥感学科的发展基石愈加牢固,更加坚定了我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信念!”


搭建多元竞赛平台,锤炼扎实过硬本领

“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是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的特色之一,通过参与兼具专业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的赛事,广大研究生充分展现个人风采、提升综合素质。

在文学院举办的“诗意珞珈”华中高校诗词大会上,一大批“才子佳人”诗酒趁年华,生动展示中华诗词的美学价值与当代意蕴。活动因其专业性和趣味性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文学院本科生刘一零自活动设立起从未缺席,“每次在这里和来自不同专业但同样热爱诗词、学养深厚的‘诗友们’共同讲论文义、切磋学术后,我都会暗自砥砺,希望自己能勤奋躬耕,不负专业的名头。”

模拟法庭对抗大赛走过十三载,已成为法学学子的专业“试炼场”。大赛以书状比赛、团体辩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磨炼学子们的专业能力,每年吸引来自华中地区各高校的百余名同学参与其中。2021级硕士生陈子晗已参与两次比赛,“队内讨论时一次次绘制的思维导图、一遍遍修改的文书、模拟庭辩时的思维交锋、与忠三律所导师交流后的豁然开朗,是我值得一生铭记的珍贵记忆!”

历经十八载的湖北省高校研究生数学讲课比赛,以课堂为阵地,鼓励研究生夯实专业基础,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数学与统计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刘睿阳目前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任教,作为曾经的一等奖获得者,他对当时的比赛经历仍记忆犹新,“难以忘记学院师友帮我打磨课程的时光,得益于比赛积累的经验,我实现了教书的梦想!”2023年该赛事全方面突破,不仅邀请了多位扎根教学领域的专家担当嘉宾,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让课堂走出武大,走进云端。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研究生学术科技节以跨学科学术论坛为重要抓手,切实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交融,为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提供互学互鉴、互促提升的绝佳机会。

“我深切感受到AIGC这一前沿技术给各学科带来的革命性发展,同时看到了这一技术潜在的安全风险。”这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生代鹏在参加CyberSpace跨学科交流论坛后的体会。该论坛由国家网络安全学院举办,吸引了文学院等多个学院的研究生,大家聚焦“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共同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网络安全威胁。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立足学科特点,每年以学界热点为主题,组织开展华中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学术论坛。2023年,论坛围绕数字城市、人工智能等前沿视角探讨“数字中国”的建设路径,提升研究生对“数字中国”的整体性、系统性认知。“这次跨学科论坛给我带来了全新的科研视角,让我了解到在算法研究创新之外,地理信息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也同样有趣。”该院2023级硕士生李明琪分享道。


扎根基层走访调研,涵养科研报国情怀

研究生学术科技节注重探索“科研+实践”互促融合新模式,广大研究生胸怀赤子之心,深入一线开展实践调研,推动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

128张设计图纸、149页规划文本、2.3万字调研报告,是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躬身一线的生动写照。耗时近2个月,实践团队先后前往仙桃市剅河镇等10个乡镇开展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调研与实践。经过认真分析,团队提出“资源共享、产业共进、景区共联”的三大发展战略,确定了“一带示范、两核引领、三区并进、多点爆破”的空间结构定位,为当地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2023年暑期,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研究生赴四省三市开展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实践调研,队伍走访了20余家数字文化企业,形成了9份万字以上的调研报告与3篇研究论文,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该院2023级博士生聂小丽与同侪共同完成了一篇研究论文,而论文素材正源于他们参与的这一学科节实践项目。同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还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践悟中国”实践队,队伍围绕高质量选调培育等主题,先后走访河池、凉山等市州的12家机关单位,深入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开展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在沉浸式学习调研中深刻体悟到了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干部群众深厚的家国情怀,更加坚定了服务基层的信念与决心。


推动国际合作交流,贡献中国青年智慧

研究生学术科技节注重挖掘具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活动项目,鼓励青年学子依托学科平台传播中国声音、贡献青春智慧。

中日青年电气学科前沿问题交流论坛是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电亮研途”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为相关学科研究生提供了多维互动、深度交流的学术舞台。2023年,刘嘉伟、季雨晴等四位博士生赴日本同佐贺大学,师生就学科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两国师生携手合作,在电气领域持续耕耘,为学科高质量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13年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暑期学校始终以“知识、文化、友谊、志愿精神”为旗帜,引领青年学子感受最前沿的科技脉动。2023年,来自28个国家的110名学员先后参与7场前沿讲座,共同为绿色地球的未来播种智慧。实验室2022级博士生Israr Ahmad分享道,“在暑期学校,我身兼志愿者和学生双重角色,深入学习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Python处理数字图像的使用技能,收获满满!”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广大研究生在科创实践中筑梦未来,在捧土培根中砥砺前行,在学思践悟中昂首阔步。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武汉大学研究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