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在武汉大学校门牌坊前,不少大学新生及游客纷纷拍照留念。距离武大校门牌坊不远处的武大生命科学学院已难闻喧嚣。在该学院三楼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曾经有一只“水稻候鸟”在半个世纪里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田间地头,追逐水稻育种的春天。如今,这只“候鸟”已静静地停下了脚步,永远告别了他所钟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这只“候鸟”名叫朱英国,也有人称呼他为“农田院士”。朱英国是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今年8月9日凌晨,这位一生心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候鸟”在汉病逝,享年78岁。
立志让天下苍生不再挨饿
9月1日,长江商报记者来到武汉大学生科院三楼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那里记者看到,走廊的墙壁上挂着数块实验室介绍展板,其中一块介绍从1988年至2013年“个人和单位获奖情况”——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展板上标示着的八个获奖项有七个为同一个名字——朱英国。
如今,这块展板对面贴着“朱英国院士”门牌的3132号办公室紧闭,它的主人已静静停下了脚步,永远告别了他所钟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朱英国1939年出生在大别山深处的罗田县河铺镇的一户贫寒农家,少年时代刻骨铭心的挨饿经历,目睹因粮食引发的悲剧,让他立下志向:让天下苍生不再挨饿。
1959年,朱英国填写高考志愿时,三个志愿全部填着“武大生物系”。如愿录取后,他选择了植物遗传专业。5年后,朱英国毕业留校,专注于水稻科研工作。
杂交品种的选育极为繁复,要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反复做育种试验,而育种只能在春天进行。为了追赶农作物生长所依赖的季节,加快水稻育种科研的进度,朱英国把目光投向了海南岛。
1971年11月,朱英国和同事用1000多个套袋带上全部种子材料奔赴海南。1972年4月,上千个组合收割分类后,他们摘下一粒粒稻谷,剥去谷壳,带回湖北转育,秋后又继续转战广西南宁。
秋风乍起,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一年年马不停蹄追逐田野的春天,朱英国调侃自己是“水稻候鸟”,一年过三个春天。
两年后,他们利用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杂交,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家推广“红莲型”杂交水稻
在杂交水稻领域,袁隆平的“野败型”与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的“红莲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美称。
几十年来,红莲家族中的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陆续诞生。如今,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推广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1亿亩。其中,仅珞优8号就达到2000多万亩。
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如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红莲型杂交稻比当地品种增产20%至50%,认可度越来越高,种植面积增幅很大。
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的大国责任和义务。“楚国种,天下用。”对朱英国团队来说,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水稻产量,也是在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谈到为什么痴迷于水稻科研工作,朱英国生前说道: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养活了我国60%的人口,是我国经济命脉之一。“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疾苦,我要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到自己的力量。”
嘱托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
“朱老师从未因他是院士而有架子,坐飞机、高铁都是二等座,从没有例外。他没有一件名牌衣服、一双名牌鞋、一个名牌包,学校给他配车他不要,有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开车送他去基地。他很严格地要求自己,能自己解决的事都是自己解决,不给组织添麻烦。”朱英国院士的学生、武大生科院副教授胡骏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无论在哪儿,朱英国均是“标配”:身着一套白衬衣黑西裤,在生活上他一直保持勤俭节约的本色。对于学生的学业,朱英国要求极严,毫不迁就。
胡骏是武汉大学硕博连读2001年进入实验室的,师从朱英国16年。2009年,读博期间微薄的收入让胡骏捉襟见肘,由于已有养家压力,胡骏家人之间也产生怨言。已是院士的朱英国亲自带上礼物上门给学生拜年,为胡骏及全家做工作,对他进行鼓励。胡骏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后,朱英国拿出珍藏多年的茅台,为胡骏庆贺。
回忆此事,胡骏向长江商报记者愧疚地说:“这件事我一直不愿提及。这说明朱老师很关心、关爱我们。也说明是我们做的不好,不应该让70多岁的朱老师专程到我们家来,是我们做学生的失败。”
胡骏没有辜负他的导师。2011年12月,胡骏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植物学界顶级期刊《植物细胞》上发表论文《红莲型杂交水稻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机理》,揭示了红莲型杂交稻的育性恢复机理,并提出恢复基因分子复合体模型,推进了育性恢复机理的认知。
胡骏这一重要论文的发表意味着,朱英国团队在红莲型杂交水稻育性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继续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在朱英国病重住院期间,只要聊到实验,他仍不忘在病床前嘱托学生,“你们要以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己任”。
读博三的黄绍英与同学们轮流在医院陪伴着恩师,走过了人生最后一程。这也是他们与恩师交流最多的一段时光,朱英国时常会询问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事。黄绍英说,朱老师有一次躺在病床上问他,实验室里哪些人在谈恋爱,他有没有带女朋友回家见父母,与女朋友相处平常会不会吵架?
黄绍英回忆说:“朱老师也提醒道,你们谈恋爱可以,但一定不可耽误了实验。平时不要只顾着陪女朋友逛街、看电影,要把心思和时间放在课题上来。”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7/09/575573.html
(稿件来源:《长江商报》2017年9月1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