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中新社】追忆"水稻候鸟"朱英国:奔波近50载 冀世界远离饥馑

发布时间:2017-08-14 13:51 来源: 阅读:
A A A

作者 马芙蓉 邢知博

813日,武汉武昌殡仪馆内,社会各界人士送别水稻候鸟朱英国。

朱英国是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89251分,他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朱英国研究的“红莲型”杂交稻,与袁隆平研究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是国际水稻育种界公认的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目前,“红莲型”杂交稻累计推广已逾1亿亩,种子出口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累计约3亿斤,并开始在非洲育种。

“他为水稻而生,为世界粮食安全奋斗终身。”武汉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仁山与朱英国共事30多年,见识了朱英国对水稻的热爱和付出。

朱仁山介绍,1985年在海南繁育种时,面对没有电灯、没有煤气、住在草棚的艰苦环境,朱英国带领大家上山砍柴做饭;20世纪末90年代初,经费紧张请不起插秧工人,朱英国亲自操控机械整田、插秧。有次搬机械时腿部被划出一条口子,怕耽误工期,他坚持插完秧才回去止血、消毒。

“朱院士像一只不知疲倦的‘水稻候鸟’,奔波田间地头,追逐田野的春天。”朱仁山说,秋风乍起,他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才返回湖北,很多个春节不能与家人团聚。近年来,尽管身体大不如前,但朱英国在拄着拐杖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下田。

朱仁山说,之所以如此拼命,是因为朱英国想看到“红莲型”水稻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在朱英国指导下,抗病抗虫耐高温、高产优质、适应性广、适合机械规模化生产的新“红莲型”杂交稻品种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会沿着朱院士的脚步,加大创新力度,继续努力。”

朱英国曾撰文表示:刚进大学不久,他和许多人一样遭遇了席卷中国的饥馑。这场饥荒在他心中留下长久的悲悯,也更坚定了他少年时的梦想:让世界远离饥馑。

在学生罗肖郧眼中,朱英国和蔼、敬业,“他常叮嘱我们要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基地做实验时也是身体力行”。罗肖郧介绍,他的学习方向为“水稻抗倒伏”研究。住院期间,朱院士还不忘询问他实验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叮嘱他多看文献资料,多向师兄师姐请教。

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朱英国大儿子朱新锋发现了22本日记,里面有关于中国水稻出路与思考重点实验室建设各种会议记录等记载。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导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朱新锋说,父亲用身体力行诠释了敬业与奉献。()

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7/0814/286693.html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