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身体力行研究宗教文学——记武汉大学教授吴光正

发布时间:2015-10-10 08:35 来源: 阅读:
A A A

与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光正接触,能够感受到他周身散发出的素朴、超然的气质,这或许是因为长期从事宗教文学研究熏陶而成。“兴趣之所在,安身立命之所在。要以方外之心,做方内之事。”吴光正说,长时间做宗教文学研究,自己的心态也慢慢有了改变。

研究必须重视选题

吴光正喜欢读书,而且在常人眼中往往看起来似乎“不务正业”。他本科读中文系,却花了多半时间研究中国哲学;研究生时攻读明清小说,“实实在在”用了三年时间钻研文化人类学。在学术研究上,吴光正属于“开悟”较早的一类。大三时一篇《论〈论语〉》的文章刊发在学校学报上;硕士期间,一篇对《三国演义》进行还原解读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职业生涯之初,吴光正对走学术研究道路的意念并不坚定。在尝试了其他工作之后,吴光正认为,长期的读书习惯,还是应该下决心结合专业做点事情。走上研究道路的初期,他最苦恼的是找不到好的选题。“《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的情节、主题、人物、美学风貌等,都已经被学界研究了一遍又一遍。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都感叹,要是再有一部‘三国演义’给我们研究就好了。”但沉下心来、潜心研究后,吴光正意识到,选题不好选恐怕根本原因还是在理念、方法、思维上。在海南大学任教期间,吴光正撰写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这次研究经历对他启发很大,此后的学术研究选题不断,并开始将关注点落在宗教文学、文学与图像等研究上。

研究离不开亲身实践

“走到哪儿,就搜集到哪儿。”这是吴光正搜集宗教文学研究资料的“宗旨”。从1999年开始,吴光正搜集整理了大量宗教文学资料,并产出许多成果。

我国台湾学者李丰楙的特殊经历对吴光正启发很大。李丰楙一边研究道教文学,一边进行宗教仪式的田野调查。宗教实践使得李丰楙的研究产生了研究本体上的位移,从道教学者乃至道教徒的眼光来体悟道教文学的生成、演变及其独特的意蕴。为了深化自身在宗教实践的体悟,2009年、2014年、2015年,吴光正分别在黄梅五祖寺、四祖寺等寺院居住,参与僧徒们的行堂、禅坐等日常功课,还参与内部的徒众讲习会。这些经历使他在研究中,能够结合宗教徒的修持等活动去体悟创作意图。

“以往的研究更关心纯文学意义上的宗教作品。”吴光正表示,宗教文学应该从宗教史、社会文化史的立场,辨明其所以形成的因素。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清楚地解释作品的宗教动机、世俗背景、创作过程、文本内涵、流传演变,从而深化对宗教史、文学史的体认和研究。

2007年起,吴光正着手编纂《中国宗教文学史》。经过10多年的学术积累,他成功组织20所高校的25位学者一起编纂这套12卷25册的丛书。吴光正表示,要在尊重宗教文学的生成语境、文体特点和宗教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规律,揭示中国文学的民族精神。 

呼吁建构文学图像学

对八仙故事的梳理、研究,让吴光正关注到广阔的文学与图像研究领域。

吴光正发现,八仙故事原型从唐朝开始,宋、元、明、清等各朝都有。最开始是故事传说,后来渗透到戏曲、小说、说唱、诗词甚至笔记等文体中,也渗透到艺术的各种形式中,如壁画、版画、文人画、工艺画、年画等。

吴光正说,一般认为八仙故事成型于元代。但一次无意中见到一幅南宋八仙缂丝工艺画,画中八仙的衣服是反扣的,不像汉族服饰。这一发现将八仙成型的年代大大推前了。他最初怀疑这幅工艺画是金代的,出自生活在金朝的南宋工匠之手。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吴光正四处寻找支撑材料,最终在金代墓葬的砖雕里发现了“八仙”。

成功的经历让吴光正对文学与图像领域的兴趣大增。“透过对图像的探寻,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更多彩的中国古代世界。”吴光正期待,从文学、图像与科技的角度,把中国古代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学积淀,故事化、图像化、网络化、科技化,以增强中国动漫、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新能力。

如今,吴光正也正努力尝试探索宗教与文学、文学与图像、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新路径,期待与更多学者一起建构文学图像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明海英

http://sky.cssn.cn/gd/gd_rwhz/gd_mzgz_1668/201509/t20150918_2372863.shtml

(稿件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18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