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75岁的李德仁院士代表“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领取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让所有人为之一振:武大是继清华大学之后第二个获此奖项的高校。据悉,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从2012年开始设立,每年只评选3个创新团队,截至目前共有9个团队获此殊荣,武汉大学此次获奖刷新了我省在该奖项上的纪录。“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安全、经济转型、大众民生服务,中国卫星既要好用,又要用好,我们团队任重道远。”李德仁感慨地说。
成果
将卫星影像定位精度
从300多米提到10米内
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在李德仁、刘经南、龚健雅三位院士带领下,依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集和培养了大批人才。经过25年的发展,团队从1989年最初的10人,发展到了目前的78人,先后培养了2名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973首席科学家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测量误差处理与可区分性理论,解决了测量学中的百年难题;研制了遥感卫星精确定位处理系统,在核心元器件受限条件下,将我国光学卫星遥感影像直接定位精度从300多米提高到10米以内;研制了北斗及全球各类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定位及相应的服务系统,将定轨精度从5到10米提高到2到3厘米;攻克了“龙计划”雷达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核心技术,精度达到毫米级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团队正在攻克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观测两个国家重大专项技术难关,服务于智慧中国和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动我国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发展。
应用
北斗导航你在用吗
卫星照可看北京斑马线
【专家谈科技突破】
第一完成人、两院院士李德仁:
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关系到国防建设和民生需求,意义重大。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均列入了我国十六个科技重大专项。我们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测量误差处理和可区分性理论,研制了遥感卫星精确定位处理系统;研制了北斗及全球各类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定位及相应的服务系统。数据也许是冰冷的,我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数据,为人们带来温暖的生活。我们的创新不仅服务于国家安全需要,其实更直接的关系老百姓的生活。
【改变生活】
知道中国的高分卫星和北斗导航系统么?你可能已经在用了。
高分二号分辨率已达到亚米级。这个分辨率下,高分二号拍摄的北京西直门照片可以看到斑马线。很快,高分专项的后续卫星空间分辨率将达到0.5米。
北斗导航系统已覆盖亚太地区,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它可以提高校车安全;在地震中发短信到受灾群众手机上;可以告诉渔民的家人,渔船到哪里了……
我国预计到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将会达到米级、分米级。
展望
用好天上的卫星
提高救灾效率,方便百姓出行
李德仁说,到2020年,我国天上预计有200多颗卫星,他最近每天都在思考的,就是怎么把天上的卫星用好。他希望把数以百计的卫星统起来,实现卫星组网通信、实时处理和快速响应,让收集到的信息在天上就处理好,然后直接把结果发到每个需要的人手上,以抢险救灾为例,这样能以最快速度把灾情弄清楚,进而实施应急响应,大大提高救灾效率。再比如,老百姓通过北斗导航出行更方便了:下载一个手机APP可以立体化欣赏名胜古迹,发生各种灾情时,人们的生命安全会得到更好保障。
http://whcb.cjn.cn/html/2015-01/10/content_5407834.htm
(稿件来源:《武汉晨报》2015年1月10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