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武汉晚报】武汉高校崛起“80后博导群”

共有近50人,其中武大33人,最年轻的只有29岁

发布时间:2014-10-20 09:51 来源: 阅读:
A A A

武汉晚报讯(记者屈建成 王震)“80后”正教授,“85后”博士生导师,“80后博导群”正在武汉地区高校崛起。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武汉地区高校现有“80后”博士生导师近50名,他们集中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部属高校,其中武汉大学人数最多,达33人。  

这批年轻博导在博士甚至硕士阶段就取得骄人成绩。武大的邓鹤翔在美留学期间,先后在《科学》、《自然·化学》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三篇论文,钟波读攻博士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世界免疫学权威杂志《Immunity》上发表论文,当选武大学术之星。华科大的夏帆在出国深造时,先后师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等等知名学者,在基于DNA设计的生物传感方面以及癌症早期检测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研究成果。基于这些成果,他们在很年轻时被高校聘为教授、博导,武大的邓鹤翔今年才29岁。  

“80后教授袭来在全国都是一个趋势。”武大相关人士介绍,从海外引进的“80后”不再是凤毛麟角,全校“80后”的博导共有33人。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认为,“80后”博导悄然崛起,证明这一批年轻学者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前要想当博导,必须是教授,甚至是论资排辈。现在只要有课题,经过考核,许多留学回来的副教授也破格当上博士生导师。高校正在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也为这些年轻学者全身心投入科研提供了平台。  

武大的钟波也认为,高校崛起“80后”博导群是件好事情。他觉得国内学校的设备和资金与国外差不多,但竞争体制上国外更灵活,获取科研资源也更便利,因此科研水平比国内学校领先10年左右。不过,再过10年,随着海归科研人员成百倍地增加,国内科研水平还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教授应邀做讲座  

武大最年轻的教授邓鹤翔,想采访他非常不容易,自从去年他在网上爆红后,他拒绝任何媒体采访。昨天,记者登录武大化院网站,发现其他老师都有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但他没有。事后记者了解到,因为邮箱经常被一些“粉丝”的邮件塞满,使科研真正需要的邮件收不到,他只得把联系方式取消了。  

1985年在武汉出生的邓鹤翔,2011年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博士,在《科学》、《自然·化学》发表三篇论文,2013年加盟武大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成为教授。  

10月14日晚7点,邓鹤翔被邀请做客武大弘毅讲堂,和同学们交流。“邓教授会不会和‘都教授’一样啊?”怀着好奇心的学生早早来到讲座地点。他出场后果然赢得一些女生的惊叫:“好帅呀!”  

谈到留学,邓教授说,国外研究生的压力很大,周末大家都全心投入在实验室里。当被问到如果想走出国这条路,需要提高什么能力,才能成为科研界的大牛?他回答,对本科生来说,要有一篇很牛的文章,英语的应用能力要强;对于研究生,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文章,还要有一封很牛的导师推荐信,另外要多参加国际会议,武大这方面就有很好的资源,希望同学们能抓住机会,与大牛们面对面交流。  

主持人请他分享科研道路上开心的事,“说实话,开心的时候比较少。”他说,你如果想做一件很想做的事,就必须做更多不想做的事。当然,认识一帮朋友、好哥们,是最快乐的事!你能够找到和你一起做研究的人,你就会走得更远。  

钟教授只比博士生大五六岁  

钟波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可记者采访他时他却说,“我现在搞生物研究,真是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  

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上高中时先是喜欢天体物理, 2001年,因为高考分数不理想,他被调剂到中国地质大学英语专业。从汉川农村走出的他,第一年的学费还是找人凑齐的。大学期间,他跨校到武大选修了生物科学第二学位,130多人的选修班,最后坚持拿到学位的不多。大四时,他放弃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资格,考进武大继续读生物,并师从舒红兵院士。  

因为是半路出家,他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9点都待在实验室里,还常在那里过夜。在他的实验室抽屉里,至今还保留着近百块做失败了的蛋白胶片,而做一块这样的胶片需要两至三天时间。  

2008年9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钟波作为第一作者在世界免疫学权威杂志《Immunity》上发表论文,当选武大学术之星。论文聚焦的天然免疫是最近10年生物医学的热点,他受邀参加诺贝尔奖得主大会。  

2010年,钟波进入癌症研究治疗方面全美排名第一的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做博士后。  

2013年,钟波学成回国,不久就被武大聘为博导。谈到做博导后的变化,他说:“最大的变化就是自己做实验的时间变少了。”他带了6个博士生,每天要跟他们聊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起研究文献,这会占据他较多时间。但是,他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个试验台,一有时间就上台做实验。  

“这么年轻就是博导了,有什么优势或劣势吗?”记者问他。  

“确实,有时我走在校园,有人喊我同学。”他笑着说,他带的博士生比他小五六岁,因此平时沟通比较容易,学生有情感方面的问题也找他聊。当然,做学问该严肃批评的时候绝不马虎,学生还是很尊重他的。  

http://whwb.cjn.cn/html/2014-10/20/content_5379268.htm  

(稿件来源:《武汉晚报》2014年1020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