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荆楚网】“速写医师”李雁:万张病情草图温暖患者心

发布时间:2014-05-27 15:04 来源: 作者: 荆楚网记者黄涛 通讯员向秀芳 王芳阅读:
A A A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专家李雁教授既是高精尖的肿瘤学科研专家,也是优秀的临床医师。然而,让李雁教授广受患者赞誉的不仅是他精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其高尚的医德。

5月5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速写医师”,因李雁从医25年以来,为肿瘤患者画了过万张病情草图,直接生动地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草图的故事在患者间传为佳话。

“医生讲的话要让病人听得懂”

李雁认为,沟通最重要的是要让病人和家属能听懂医生的话。

第一次有此体会是在他工作的第一年。当时李雁接诊了一名外省农村来的大肠癌女患者,因对方方言太重,又听不懂普通话,且不识字,双方交流十分困难。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想到办法,掏出笔在纸上画下病变部位和手术方案,不知不觉连画了好几张,让他高兴的是,那名女患者很快就明白了。

从那以后,李雁每接诊一名患者,少则画一两张,多则画十余张,25年来,李雁为患者画的“病情草图”超过万张,其中不少还被患者当成纪念品收藏。

患者李利2012年初被诊断为阑尾腺癌晚期,虽然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治疗,但癌细胞仍然在发生转移。经多方打听,她得知武汉中南医院李雁教授擅长治疗此病,几番沟通之后,于2014年2月13日来汉就诊。

“开始我们只是抱着过来试试的心态,并未确定在武汉住院,毕竟北京医疗条件更好。”李利回忆自己第一次向李雁教授咨询时,一个意外的细节打动了她——之前在北京多家医院,医生讲述她的病情与治疗方案时,要么说得很简单,要么用非常专业的术语,让她听得一头雾水,而李教授在讲解时不时拿出白纸,在上面快速描绘出病变部位及手术方案,非常通俗易懂,连父亲都听得明明白白,一家人当时就觉得“这个医生不错,对病人有耐心,就在这里治了。”目前,李利的肿瘤切除手术已经成功完成,恢复情况良好。

“防癌治癌,要靠群众的力量”

在中国,癌症的死亡率高,防癌治癌更重要的是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李雁立志将防癌治癌之道传播给普通民众,让经他诊治的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有充分的知晓,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李雁说,“每次和患者及其家属画图讲解肿瘤知识,都相当于上一次小公开课,一次讲给几个人、十几个人听,这些人还会告诉他们的朋友......长此以往,必有成效,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本人给患者画图讲解病情外,李雁还有一个团队在践行着这一行为。团队共有二十多人,是由年轻医生和学生组成。在李雁的言传身教之下,团队的成员也都慢慢养成了给患者画图讲解的习惯。“我个人能力有限,我的团体也有局限性,整个肿瘤防治队伍都有局限性。‘画图讲解’这种方式一次讲给几个人听,日积月累的,就能突破这些局限,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影响。”

医德乃大医之魂  医术乃医者之本

在李雁的从医生涯中,他始终恪守职业道德,严格把好医疗质量关,挽救了无数生命。

鄂州市汀祖镇刘畈村农民徐刚(化名)是李雁挽救的癌症患者中的一位。2007年初,徐刚在某市医院被误诊为“结肠癌”,当年5月在当地某医院做了“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做了6个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徐刚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连续一个多月严重便秘,腹部疼痛难忍,从早到晚痛得直不起腰来,全身发肿,肠子出血。当年12月转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时,他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李雁教授接诊后,仔细分析徐刚的病历资料,从一张病理报告复印件上发现了疑点:“从患者的这张病理图片上看,肿瘤的形态结构不像是结肠癌,而像是淋巴瘤”,李雁连忙调阅病人原来的手术病理资料,并请病理科专家重新进行鉴定会诊,会诊结果证实了李雁的判断是正确的。

徐刚的弟弟说:“李教授对我哥的病非常认真负责,及时给我哥调整化疗方案,第二天我哥就开始了化疗。他知道我们是农村的,没有钱,就建议我们不用打昂贵的营养针。我们全家人都感到特别的幸运,遇到了这么好的救命医生!”

第一次化疗后,徐刚的精神好多了,能解大便,感到轻松很多。第二次化疗结束后,徐刚的病情明显好转。后来,李雁又为徐刚成功实施了手术,彻底清除了肿瘤。出院的那一天,正好是徐刚42岁生日。他紧紧握着李教授的手说:“我以为我过不了42岁,是你把我从死神那边拉了回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是好人呀,好人会一生平安!”手术7年过去了,徐刚身体一直很健康,现在是一名木匠。李雁每年都会打电话给他,对手术后的状况进行跟踪回访。

在李雁的手机里,储存着每一位被他救治患者的电话号码,他坚持定期地与这些患者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为他们答疑解惑。

奉献创造佳绩  科研结出硕果

李雁临床上主要从事胃癌、大肠癌等胃肠道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特别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转移癌的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每做一个大手术,他都会在给病人手术前、手术后分别画数张示意图,记录下手术前的思路、手术中的发现和手术后的处理。通过画图,加深了对病人情况的理解。多年来,李雁就这样孜孜不倦地边画图,边思考,边总结。他说,只有系统性地知识积累,找出肿瘤发展的规律,才能有前瞻性、预见性地找到治疗的办法,掌握对抗肿瘤的主动权。

李雁的科研成果2004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他摘取全球肿瘤学界很有影响的国际奖——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发展与教育奖,成为我省首位获此殊荣者。

http://news.cnhubei.com/xw/sh/201405/t2917744.shtml

(稿件来源:荆楚网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