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武汉晚报】青春的浪漫主义

发布时间:2013-05-04 14:35 来源: 作者: 鲁珊阅读:
A A A

32岁的汉川小伙王长浩,此次负责我们的车辆及住宿安排。他已到西藏创业8年,开过广告公司,亏损后当导游挣钱还债。这两年又与人合伙开了旅游公司,现在已小有规模。为什么来西藏?他20岁时,曾在武汉就过职,一心想要创业,又喜欢西藏,就跑来了。梦想?这当然是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梦想。1976年,西藏援建史上最大规模的大学生入藏,全国有2000多人,1976年,恢复高考之前,大学生真是贵如油啊,可很多人一入藏就直插到底当农民。同是1976年入藏的大学生,后来为诗人的马丽华曾写道:哦,兄弟,我们这一群是中国最后一代浪漫主义诗人。

钱建新的浪漫主义,是用耙子捡粪,然后任背篓上的粪水浸透后背;是一闻酥油就吐,却天天把酥油涂在下巴、鼻尖上,强迫自己习惯;是放下正规学习四年的德语,向11岁的藏族孩子学藏语;是一再坚持与壮劳力去山里背木板;是住在冬天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里放羊种青稞;是连妇女用品都要武汉的亲人寄过去;是麻绳捆住棉袄、辫子绾到头顶的农妇模样……

时隔37年,我们似乎很难理解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然而,最近几年,每年入藏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接近千人,还不包括王长浩这样只背了一个梦想,就来到高原的年轻人。浪漫主义,或者真的只属于青春,而与时代无涉。

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3-05/04/content_5156351.htm

(稿件来源:《武汉晚报201354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