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教学督导员胡武老师的三年“账本”

发布时间:2020-01-02 15:56 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A A A

通讯员:王怀民

1225日,大雨。

9时许,78岁的新闻与传播学院退休教师、教学督导员胡武离开家,坐552路公交车再转587路,到武大门口下车后再转武大校车。10时许,胡武来到学院本科生教学办公室,请学生帮他一同修改材料。

胡武老师(左)修改督导材料

材料名为“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全文5581字。这份听课小结,是胡武修改后的第四稿。

笔者看到,第四稿小结中仍有多处密密麻麻的增减删补,原表达“未能引起学生的听课热情”之后,胡武增加了一句话,“课讲得好,学生早早就去占座位了”。

这篇听课小结中,胡武以《人民日报》范敬宜编辑稿件和《深圳特区报》总编陈锡添采访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例,阐述了“老师要把课讲好,不能仅限于一本教材,还得吸取相关书籍上的知识、吸取别人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自己的经验与教训,才会讲得深刻、生动、有新意”。   

2017年担任学院教学督导员至今,胡武共听课70次,撰写教学感悟与建言1038408字,参加师生座谈会13次。

这是胡武三年督导的“账本”。

胡武的听课小结修改手稿

129日,学校教学督导团成员、信息管理学院肖希明教授在新闻学院教学评估反馈会上说:“我一直是尽心尽职对待督导职责的,但对比胡武老师的督导‘成绩单’,我感觉还需更加努力”。

胡武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主讲过《现代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研究》等课程。2017年被请“出山”后,胡武认真对待,他说“学院需要我,我就应该认真,不能把学院的需要当任务来完成,而应该倾注感情用心去做”。

胡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0份听课小结不是简单地记录听课内容,而是听课后的深度思考,包括如何备课、授课语言、提问艺术、内容详略、案例选择、新闻背景、实践操作、新闻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等。小结既有对老师授课艺术的分析,又有知识点上的解读;既有新闻课堂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思考,又有站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思考如何培养新闻人才,等等。

从听课小结中了解到,20173月,胡武听了四位新进老师的课并与他们当面交流后,撰写了第一篇听课小结。在第二篇听课小结中,胡武专门就陈瑛、刘吉桦9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既有精准的肯定,又有适当的建议。

在教学方法的总结中,胡武以“稿件修改”为例,提出“有了全国统编教材,易懂易学的可以少讲,建议多补充一些新的知识、新的见解”,他还提出可以精讲细讲编辑们“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案例。胡武认为,授课能否出彩,内容是第一位的,表达能力可以推动授课出彩。“相声、评书大师表情十分丰富,以其口语、声音、眼神、手势,嬉笑怒骂,无不引人叫好。课堂教学尽管不是艺人之表演,但也是一门艺术。”

在提问的艺术上,胡武也举出了案例——老师提问“什么是媒介”不如换个角度提“媒介有怎样的影响力”。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小结中,胡武建议“多结合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科学与文化等等,并有点有面,放收自如,就可以把书本上那些枯燥的概念、条条盘活,把一时难以理解的变成易懂的、好学的”。

10篇小结中,“价值观”是个高频词。胡武认为,传授正确的价值观是新闻教师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工作者更要有价值观,老师必须理直气壮地提出“绝对不能像山西矿难中的真记者一样领封口费,这是有失记者良知、有辱记者职业道德的行为”。

对老师们授课的不足之处,胡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如“在运用典型案例论证观点时,有时候解读得过于简单,影响了说服力和教学效果”“语速太快,话题转换也过快”“范文典型性不够”“语调太平,未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盼能在这方面下点功夫”。每一项建议都饱含着教学30多年的胡武对在职教师的殷切期盼。

“胡老师本学期两次听我的课,一门是《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一门是《视觉传播》,胡老师课间跟我交流时,告诉我素材选取有些分散,有些基础理论别的课程已讲过可以少讲,还告诉我加强对行业的了解。胡老师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青年教师欧阳敏对胡武和他交流的情景记忆犹新。

听课小结已完成了10篇。对于第11篇,胡武已确定了主题……

(编辑:陈丽霞)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