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珞珈青年派】象牙塔外,那更大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8-10-26 10:25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阅读:
A A A

 

策划:肖珊

统筹|执行:蔡雅涵

撰文:王雯清、李聪颖、程扬

摄影:照片由本人提供

题图:唐睿珊、董心瑶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

这样的爆款句子,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大学就像是一个学术的象牙塔。所有的痛苦快乐、纠结烦恼都来得很真实,但有时候过于纠结于自己眼前的问题,却忘了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大,如何去触摸那繁华世界,如何与不久的职场之路对标?实习,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连接世界的桥梁和选项。

本期专题中,我们邀请了几位在校大学生,其中既有低年级的本科生,也有高年级的本科生,亦有硕士研究生。听一听他们的实习经历与感悟。

 

我想弄清楚,记者这行还有没有搞头?

嘉宾:王雯清

年级: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

实习单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岗位

实习时间:2018年7月—9月

  记者这行还有没有搞头?想弄清楚行业现状,是促使我去《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实习的原因。

尽管选择新闻学专业是源于兴趣,但在大学的头两年里,无论是新闻课堂还是校媒实践,都让我对这个专业产生愈来愈强的怀疑:自媒体带着篇篇十万加的数据登上舞台,传统媒体似乎公信力下降了,调查记者屈指可数,网络充斥着大量评论而非事实,真相还值得挖掘吗?

很幸运,在我对整个专业甚至行业产生焦虑、失望、怀疑的时候,我得到了《三联》的暑期实习机会。然后就是整礼拜的找房子。租房平台全都三个月起租,住民宿怎么说都不划算,焦虑到快要放弃时,跟朋友在豆瓣租房上碰到了一个因出差转租房子的姐姐。

到单位的那一天,刚好碰上《三联》的全体员工去拍1000期的纪念照片。而吸引我到《三联》实习的又刚好是杂志第800期的封面,那张封面上有三联的老主编和我当时最喜欢的三联主笔舒可文。尽管传统媒体日渐衰败,三联依然在不疾不徐地记录着时代,这是她让人动容之处。几周后,1000期的杂志出刊,主编撰文《那些绽放的记者,以及他们创造的这本杂志》。朋友笑称,“这期是大型招聘广告吧。”

七月份,普吉岛沉船、泰国足球队被困山洞,我帮着老师们整理了录音稿。那时觉得自己在真实地参与热点事件,有些兴奋。之后,又开始跟着做了一些封面故事,包括抗癌药与中国经济。但更多的时候,我无所事事,在北京游荡。

令我惊讶的是,三联所有的选题基本上都是一个记者去负责,这就意味着不论新闻现场有多偏僻,不论发生的是不是杀伤抢夺事件,你都得单枪匹马去与采访对象周旋。有个记者老师采访李文星因为进入传销致死时,在李文星生前的房间住下了一夜,她写道,“到家里以后,我将家里的窗户、房门都关紧了,然后坐在床上大哭了一场”。除此之外,杂志对每一篇报道的质量要求都很高,因此啃大量的背景资料、联系各领域的学者也是家常便饭。

我问一个在三联工作十几年的记者,为什么没有想过转行,她说她仍然觉得写稿子能给她带来成就感,仍然觉得这份工作是有趣的。其他记者也给我同样的观感。这与我在学校里所感知到的新闻环境是很不一样的。在学校里所接触的前辈,更多的给我一种行业无望的消极感。但三联给我的感觉却是积极、热情且踏实的,即使有许多的人在唱衰调查记者,这个地方的记者还是在脚踏实地做着杂志认为有价值有温度的新闻。三联的存在,重塑了我对新闻行业的信心。

在北京游荡的时候,产生过咖啡店里的人全在聊创业的错觉。从三里屯的酒吧里走出来,抬头看着高楼,对面的摄影师拿着大长筒抓拍着沿街走过的时尚男女。北京这座城市给你释放压力的空间似乎只有高楼之间露出来的一方天空,连天空也是时常灰蒙蒙的。

提前想象出自己毕业以后的生活也不全是一件坏事。

合租的房间在24楼,次卧,窗户对面是一堵隔了一米的墙。想看星星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爬到楼顶,但整个夏天,北京似乎都没什么星星。大部分传统媒体都不坐班,三联也是这样。于是我花了一个礼拜,发现了自己有厨娘的潜力,学会了够烧一个暑假的菜。躺在床上的时候就会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力距达成目标还有多远。迷茫的时候问前辈,他会不会在采访的时候突然结巴,或者不敢与人打交道,他回复说,把它当工作需要就还好。

暑假结束之前,我接到了最后一个采访任务,去北京郊区的一个社区养老院采访它的创始人,稿子的主题是探究中产阶级的养老问题。第一次独立采访,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现在看来,其实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采访,采访对象可能根本没有在意自己的紧张。做到准备充分并且足够真诚,事情可能没有那么难。

实习两个月,放下了许多在学校时的疑虑。但是视野开阔以后,更大的困惑又扑面而至。对我来讲,实习不像是大学生活的中途抽离,更像是未来职业生涯的提前预习。毕竟,相比稀里糊涂的焦虑与退缩,我更喜欢清醒明白的张扬与抉择,即使抉择背后依旧是白茫茫一片。

离开北京时,从单位去地铁站的路上,碰到前辈们在路口等车。“再也不来了吗?”“我得回去念书了,明年可能会再来!”

 

与“鹅厂”在“篝火”旁相识的111天

嘉宾:李聪颖

年级: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实习单位:广州深圳腾讯公司内容运营岗位

实习时间:2018年6月—8月

2018年5月3日,我收到了来自intership的腾讯公司2018年度实习生录用函,8月22日,我在OA上正式递交了离职确认。111天以来,从最初的青涩懵懂到渐渐习惯鹅厂(对“腾讯公司”的代称,下同)的生活,再到三个月匆匆流过意识到自己终于要暂时离开,心底里还是偷偷溢出了不舍。在这里我也想记下并和大家分享我与鹅厂携手111天以来经历的故事。

作为2020届的毕业生,本来是不该参加2018年的暑期实习,这一切还得从那场误打误撞的面试说起。春意盎然的四月,被春招面试氛围包裹的校园也渐渐躁动起来,几大互联网公司赶早在春季就开始搜罗人才,应届的学生们自然也热情响应。在男朋友的带动下,我忍不住把简历投给了心仪已久的鹅厂,然而却如同石沉大海般没有获得任何回应。直到笔试结束几天后的上午,我收到了腾讯招聘发来的面试通知。

群面通过后,第一个接触的鹅厂人是来自技术工程事业群的温柔姐姐,作为一个毫无技术背景的新闻专业学生,面试官明确表达了我的专业和他们的需求不符,把简历重新释放回了资源池。这一个多小时的接触,虽然名为面试,但是实际上是一次彼此了解的聊天,如果没有这位姐姐的赏识,我之后也不会经历两度被捞起又被放弃转推荐,最终来到互动娱乐事业群,当然,也就不会发生这111天的故事了。

四月的武汉还没有那么燥热,在面试酒店和学校来回穿梭的几天虽然奔波,但每一次进入面试房间都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欢脱和激动。

6月2日,坐标广东深圳,腾讯滨海大厦,24层,HR在入职办理区域有条不紊地欢迎各位“新鹅”的到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在所有流程完成以后,我们将散落到腾大、滨海、科兴等公办地点,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迎接和校园截然不同的新生活。没有人知道自己将面对怎样的Leader和导师,我也不例外。

手续办完后的第一个周一,我正式入职了。头一天上班,自然要配干净利落的衬衫直筒裤和不浓不淡的适宜妆容。兴冲冲地来到了位于科兴C1的属于自己的小格子间,却遇到了一个套装和妆容都帮不上忙的难题:组装电脑和联通各个办公设备。

我这个多年不用电脑主机的人,幸得邻座同事小哥出手相助,道谢后得到了这样的回应:“当年我入厂时也是别人帮忙装的,你以后也要帮别人啊。”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氛围的浸淫,我的化妆步骤渐渐省去、穿衣服也越来越随便,但是当初的这句话却变得深刻了。它有几分温暖,但是更多的却是励志,每一次工作累了想偷个懒的时候,回忆起这句话来,马上又能抖擞精神。不努力的话,以后怎么有资格帮新鹅装电脑呢?

装电脑事件后我还受到了很多同事的爱护和鼓励,但是来自Leader的鼓励却是最特别的那一个,他对我的鼓励时常是以“吓唬人”的形式出现的。在最初分配工作任务时,他嘱咐带我们实习生的小组长一定要多给任务,没有任务量就没有成果。实际上,他在暗地里却怕我们加班太累,给出的任务是力所能及的量上多一点点突破,鼓励我们在学有余力的同时有自己的原创产出。

但是说起战斗般的工作状态,就不得不提我的导师,江湖人称“多边形”,笔名“雪猹”,是业界响当当的老人儿,我喊他“多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工作起来那股拼劲儿是我所不能及的。“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路上”的状态,贯穿了他的整个夏季。在办公室能捕捉到“多哥”的那些天里,他也经常是最后离开公司的。

我在工位上抬起头,只要看到那个亮泽的光头晃动,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安心。每一次出差归来,他都会像圣诞爷爷一样派发礼物,用先到先得的机制鼓励最先到公司的小伙伴。如果一进办公区域就感受到欢乐祥和的氛围,我就知道,一定是多哥回来了。

曾经有一次,我发朋友圈,多哥被认出来就是有名的游戏编辑多边形。圈友评论说:“这个光头是我青春期最想成为的光头。”虽然我不想成为光头,这个光头却成为了我后青春期的精神偶像,闪闪发光。

鹅厂的工作不是轻松的儿戏,鹅厂的产品也不是生来就能成功。我有幸参与了“篝火营地”(腾讯推出的一款游戏资讯手机应用)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的过程,近距离体会到了一个产品的平稳落地、运行、突破是多么不易。作为其中的一份子,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把分内的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主动想、勤恳做,说不定一个不经意的小点子,就能成为改变航程的新方向。在实习期间,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以外,我还尝试写了ACG相关主题的文章,切中当下热点话题外出采访做视频等等。

一路走来,从E3、CJ、怪猎、科隆等等大事件,再到每天固定浏览国内外的游戏新闻网站,筛选写每日篝火新闻早茶的素材,我在短期内构建了一个专门的游戏信息筛选体系,曾经的小白现在也可以和组里的前辈们处于一个频道上,get到刚实习时我根本不懂的爆点、嗨点,偶尔也能提点小意见。随着亲身采访原创产出的文章慢慢被更多人看到,我一点一点地进步了。

其实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就是不断拓宽自己边界的过程,尤其是面对难得的机会时,努力成长才能不辜负给你提供机会的、赏识你的人。我的故事还在继续,也希望你们可以找准方向,扬帆起航。

 

走出“舒适区”,初窥“法律人”

嘉宾:程扬

年级: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

实习单位: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实习时间:2018年7月—8月

大一下学期转入法学院后,我开始潜心学习法学。随着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一步步加深,我愈发觉得,法学是一门实践型的学科,我很想去法院实地体验一番。恰逢学院发布了组织暑期实习的通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递了简历,幸运地成为8名前往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实习的学生之一。

一开始,我们的工作内容除了跑腿一类的杂活,主要就是整理卷宗。一叠材料,必须按照规定的目录上的顺序摆好。工作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识别每份材料的性质,并分门别类。我分别取了一张正副卷的目录开始整理,尝试着将材料归类,却发现很多文件的性质并不能仅仅依据文件标题来判断,只好硬着头皮一次次向一同实习的师姐求助,拿给书记员检查,多次反复,熟能生巧。

整理的卷宗越来越多,工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也渐渐对这枯燥乏味的工作产生厌恶,甚至有些怀疑这次实习的意义。如果只是这些机械、乏味的工作,岂不是谁都能上手?我学的法学知识岂不是再无用武之地了?

我与一同实习的学长交流了自己的困惑,他告诉我:“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作自学的能力。”学长分享了他的感受——

实习初期,我们一般的确是从事书记员的工作,平时的工作只是打印裁定书、公告,填写协查表、委托书等,都是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表面上看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实际上,这些都藏着很多知识,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学习。

比如说,打印一份裁定书,就会涉及到一个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为什么要打印裁定书?这是一份什么裁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要打这个裁定?这些都是自己要思考的,而不是老师要打一份裁定书,按照老师说的打完就完了。

学长还说,自学包括工作的灵活性。老师教过的办案程序要牢记,并能在下次同样的工作中不用老师吩咐,就把该做的工作完成。

在学长的指点下,我豁然开朗,一边认真做好手头工作,一边在工作之余主动了解还不清楚的知识,积极地和法官、书记员请教,由此渐入佳境。

在一次次近距离接触法律运作的过程中,我逐渐刷新了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从外地赶来的辩护律师交流对案件的看法,我了解到国内刑事审判中对正当防卫认定的困难程度;在法官的指导下书写审查报告,不仅锻炼了基础的实务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

回顾这一个半月的经历,走出学校走进法院,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走出舒适区的过程。应对平时的专业课程学习,只要跟着老师“划划重点”,不论是否理解先背上三五遍,以应试为核心;而面对法律实务时,自己到底有几把刷子,几次工作下来就能看清楚。从程序到实体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法律人去潜心钻研。

作为一个法学人,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本次实习时间不长,却让我真切经历了诉讼流程全部环节。可以说,刚刚接触法学的我,升入大二前获得相关的能力训练与培养,无论是对理论知识学习还是实践运用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479期3版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