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伍赦珂)为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团队建设的检查和督促,进一步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确保团队建设目标顺利完成,6月1日,学校举行2018年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团队联席会。
33支在建青年学术团队的负责人与会,其中6人介绍经验。“商业大数据驱动下的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孙永强、“日本近代文学与战争关系研究团队”李圣杰、“幸福科学与积极教育研究团队”段文杰、“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发展传播学研究创新团队”吴世文、“‘一带一路’与经济外交理论创新团队”邢瑞磊、“区域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构建团队”钟书林,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简要概况、运行机制、建设进展、规划与经验体会。
上述团队在“国字号”人才计划、重要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高端学术交流合作、国际期刊创办、日常运行、团队协作、宣传推介等方面成绩突出,受到大家的高度肯定。
自由交流环节,“近代以来中国陆地边界问题档案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团队”关培凤、“我国地域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与治理研究团队”王磊、“两岸及港澳法制的理论与实践团队”祝捷、“概念史视域中的中西日文化互动研究团队”余来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团队”王郢、“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刘水静等分别发言,就联合申报项目、跨学科协作、学术方法培训、团队经费使用等问题,展开进一步交流研讨。
从会上获知,青年学术团队建设总体上进展顺利、有序推进,不少团队特色鲜明、亮点纷呈。下一步,青年学术团队负责人将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国字号”人才计划、重要科研奖项、国内外高水平论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研究方法创新、团队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为了推动青年学者的群体性成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将进一步构筑青年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文科青年教师协会、青年团队择优滚动资助、综合性大平台或大团队等工作形式,并协同已有的方法训练营、珞珈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青年学术团队风采”报道、人文社科院驻院研究员等工作,共同推动青年学者成长。
据悉,2009年,我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施针对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的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曾遴选建设三批共40支“70后”学术团队,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学校继续遴选设立26支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团队;2017年,培育增设7支马克思主义青年学术团队,目前共在建有33支青年学术团队。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