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海归人才访谈系列

【引凤筑巢】邓鹤翔:江城学子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17-10-16 15:23 来源:人事部 阅读:
A A A

采访整理:张睿瑾

人物简介:邓鹤翔,男,1985年生,湖北武汉人,现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2007年在复旦大学取得学士学位,早期在赵东元院士课题组从事介孔材料研究。2011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Omar Yaghi教授,研究方向为晶态纳米孔材料MOFs的系统性设计与合成,同年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2至2013年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国家实验室(LBN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初加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任青年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有机、无机分子的导向性组装;绿色多孔材料;绿色储能纳米材料;以及固体纳米材料在气体储存与分离、节能减排、选择性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心怀家乡,回国效力

记者:您是武汉人,在少年时期来过武大吗?最后选择武汉大学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呢?

邓鹤翔:少年时期曾来武大参加过竞赛培训,当时觉得校园漂亮,有历史底蕴与学术气息。作为一个综合性学校,武大有它独特的魅力。最后选择武汉大学,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小在武汉长大,对家乡有感情,而且照顾父母更方便。

记者:您先后在复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武大三所学校学习和工作过,三所学校有没有共同点?

邓鹤翔:共同点是历史底蕴。三所学校都是百年名校,我在复旦大学参加过百年校庆,在武大参加过120周年校庆,都感受到了学校浓浓的历史底蕴。这种历史底蕴不仅体现在校园建筑风景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师生的传承上。一所百年高校,数代学者教授的精神风采传承下来后,这所学校便会自然而然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记者:在学术方面的联合研究与对外开放方面,您觉得武大有没有它的显著之处?

邓鹤翔:我觉得武大这方面正在逐渐加强和改善,这也是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地方。我们经常出去参加国内国外的学术会议,我的很多研究成果,也都是和武大高等研究院的老师一起合作的。我了解过,学校很多学院(系)都和国外的学者有非常频繁的联系,这是武大国际化办学的一部分。以前我总以为,像上海这种国际化都市才会在国际化方面做的比较好,但其实现在在武汉,特别是在武大,对外交流也非常多了。基本上每周都会有国际知名教授来武汉大学作报告,比如珞珈讲坛已经做了一百多期。因此,我觉得,在对外交流这方面,武汉大学是非常前沿的。

记者:您觉得从生活和学术研究来讲,武汉的大环境如何?

邓鹤翔:很不错,我非常看好武汉。武汉是联系中部和西部的一个枢纽,随着武汉的发展,武大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强,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吸引力。这座城市的承受力还远远没有到饱和的时候。

 

治学严谨,教书育人

记者:在大一时期,当别人都在刷成绩时,您却选择了进实验室,这是为什么?

邓鹤翔:化学最核心的是做实验。就像冲浪,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比较重要。当年有前辈指导我,让我了解到,如果能更早进实验室,就能更早地了解到什么是科研。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将绿色能源存储领域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邓鹤翔:研究领域的选择其实应该是面向国家需求的。能源和环境以及生命健康是现在国家最关注的方向,所以我们做的很多研究都希望能尽量在这三个方面做出贡献,响应社会需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中国在能源环境方面的研究应用是做的非常不错的,像天然气能源出租车、页岩气与可燃冰开发,这都证明中国的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处于一个上升态势。顺应这个大的潮流做研究,我们就能更好地能满足国家的需求,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所做的一些材料,可以为天然气的储存增加储量,可以通过材料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降低含量并进行转换。

记者:您认为做科研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邓鹤翔:第一,作为学者,治学态度很重要。治学一定是严谨的,如果不严谨的话,发的文章再多根本没有意义。这也曾是我的导师Omar Yaghi教授给我定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我现在也传递给了我的学生。我要求他们一定要非常严谨,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理论支持。我们每篇文章的支撑材料都是非常丰富扎实的,都在80多页左右,这远远多于普通文章。我们会把研究做得非常细致、精益求精。

第二是要简洁高效地传达一个事件的核心。在一个快速阅读的年代,如何精准表达核心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每篇文章中的每幅图都是经过日夜打磨锤炼而成的,一张直观的图示胜过千言万语。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写作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不断更新对科研成果的认识,将事物的重点展现出来。我们课题组发的文章的确不多,但我们不会用两篇或者三篇文章讲同一个问题,会集中用一篇文章完美的予以呈现。

第三个层次是具备创造性。世界顶级科学家的特点就是在于此。之前所提到的两个方面都是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但是创造性不是花时间就一定可以达到的。我们培养学生,让他们做一些独特而重要的东西,去锤炼数据、深究问题,学会对问题有深刻认识,但这个过程是需要花时间的。

记者:您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当下的确有很多学生投身于科研,是希望能出一些短平快的成果,您怎么看待?

邓鹤翔:我认为中国的发展更需要有创造力、会稳扎稳打的人才。我一直认为,培养一个学生比做一个项目更重要,而这个学生所做出来的项目的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我们这种归国后想要努力报效国家的人,一定要注意培养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引导学生做一些短平快的成果。

 

踏实努力,乘风破浪

记者:您一路走来,有什么幸运的契机吗?

邓鹤翔:我喜欢时刻做好准备,随时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只要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去走了,至于走快走慢一步,都不会对于结果产生太大影响。但我也会有许多很幸运的契机,比如通过学科竞赛进入复旦大学,在伯克利大学遇到Yaghi教授。其实很多优秀的人在变得优秀的过程中,自己是无意识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在大学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后来的人生历程。但是,由一件件小事慢慢积累起来之后,就会有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会发现原来我已经走了这么远了。

记者:平常在生活中有什么爱好吗?

邓鹤翔:比较喜欢冲浪,但是玩得不多,有时候也能从冲浪中悟出一些道理。原来读书的时候都在海边,在散步的时候会常常看到一些冲浪的人。冲浪的技巧在于懂得乘浪的时机,控制不好就会逆流,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做研究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要顺应时代潮流,懂得进与退。

(编辑:陈丽霞)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