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求真务实,珞珈哲学学人的“胜义谛”

——武汉大学宗教学学科创始人段德智教授访谈

发布时间:2016-11-25 22:14 来源:哲学学院 阅读:
A A A

通讯员:马少琳

编者按:武大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是继北京大学之后,全国高校设立的第二个宗教学系,也是武大哲学学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哲学学科迎来60周年之际,笔者走访了我校宗教学学科和宗教学系创始人段德智教授。

 

问:您觉得李达等老一辈学人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

段德智:我是1963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的。李达等重建武大哲学学科的老一辈学人那时都还健在,我同他们有所接触。他们身上有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他们的为学之道,也是为业、为人之道;是他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和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他们可以为之献出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东西。这种精神形成了珞珈哲学学科的脊梁,让武大哲学成为当时中国精神世界的一块高地。

我认为,学院开展哲学学科重建60周年庆祝活动,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把武汉大学哲学学科再次打造成中国哲学界乃至世界哲学界的精神高地。

作为教育家和哲学家的李达,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集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思想。1956年重建哲学系时,第一届招收的全部是调干生,以后几届则采取调干生与高考生并存的招生模式。1963年招收的则全是高考生,而且系里在课程设置上也做了很大调整。

培养目标上,李达从脑、手、口、德、体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脑,是指善于进行哲学思维,脑子灵活;手是指会动手写文章;口是指口才好,善于表达自己的哲学见解,善于做宣传工作;德是指思想纯正,道德高尚;体是指身体健康。在那样一种政治氛围中,没有一种求真务实精神,谁能够提出和实践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呢?

问:哪些老师对您的影响较大,能跟读者分享一下吗?

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学科重建初期任教的教师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则是作为业师的陈修斋、杨祖陶先生。可以说,他们的求真务实精神既影响了我的学业,也影响了我的人格。

陈修斋先生不仅是我的业师,而且还是我的“经师”和“人师”。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挺身而出,批判教条主义,批判日丹诺夫以唯物唯心为纲的哲学史定义。五十年代初,日丹诺夫以唯物唯心为纲的哲学史定义极大地干扰和阻碍了我国的哲学史研究。在万马齐喑的情况下,他置个人荣辱于不顾,对风行一时的教条主义开展了犀利的批判。从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哲学人格和哲学精神。

陈修斋先生经常说:“宁肯翻译一篇短著,也不肯写一部空洞无物的大部头著作。”这一点使我获益匪浅。近二十年来,我虽然主译了《神学大全》第一卷(五册)、《反异教大全》(四册)、《论存在者与本质》和《论独一理智》,但至今也只不过写了几篇论文,总字数和一篇博士论文差不多。我在写作《莱布尼茨哲学研究》(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过程中,翻译了不少莱布尼茨的短篇著作。陈修斋先生的教导让我受益终生。

杨祖陶先生长期专门研究康德和黑格尔,与我的研究领域有所区别,故而接触得少一点,但他的为学态度和治学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01年,他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了《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现代价值》一文。他首次用“为真理而真理的理论精神”和“为自由而自由的实践精神”来集中概括“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及其现代价值”。这个说法既是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精髓的高度提炼,也是他对自己理论品格的真情吐露。他是一位求真务实的学者,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甘坐冷板凳。如今年届九十,仍笔耕不缀,享受着为学的那份“真乐”和“真福”。

问:我国宗教学学科起步较晚。您作为武大宗教学学科和宗教学系的创始人,能否简单谈谈创建和发展的过程?

段德智:1995年,我们开设了宗教学概论课程。1997年,宗教学系正式成立。我们是全国高校中第二个宗教学系,只比北京大学晚了两年。

1998年,设立宗教学硕士点。1999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首批博士点立项单位。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通过,设立宗教学博士点,成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设立的第四个学科博士点。2001年,开始招收宗教学专业本科生。至此,经过7年的努力,武汉大学宗教学学科便初步形成了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教学研究单位。2004年,又成立了武汉大学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是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而且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武大的托马斯.阿奎那翻译和研究,在国内国际享有盛誉,成为哲学学院知名品牌。

问:能分享一下宗教学学科建设经验吗?

段德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继承和发扬李达等老一辈珞珈哲学学人求真务实的思想传统。既要有远见卓识,又要脚踏实地,尽可能合理地筹划自身和实现自身。

例如,我们在进行宗教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时地会听到一些“马谡”式的言论,认为一个高水平的宗教学系应该研究所有的宗教,应该有研究各个宗教的专门人才。实际上,这种乌托邦式的“大而全”的思维模式在社会层面行不通,在学科建设层面也行不通。因此,我们设计宗教学学科时,必须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从现有条件和优势出发,惟其如此,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实现建设目标。

我们宗教学系最初不过两三个人,后来人多时也不过七八个人,但我们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佛教和道教研究以及宗教学原理、宗教比较学、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和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著述了二十多部学术专著;在西方中世纪哲学领域,特别是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翻译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著述和翻译了二十多部有关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赢得了国际学界的高度赞赏。

问:哲学学科重建60周年之际,您有什么期望?

段德智:在我看来,求真务实乃李达等老一辈珞珈哲学学人的“胜义谛”,是他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武汉大学哲学学科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份精神遗产,求真务实,不唯上,不跟风,不贪大,进一步推进哲学学科建设,让其不仅成为国内一流,还要跻身世界一流,做出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的伟大成就。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