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发动“红色引擎” 高扬党的旗帜

——武汉大学党建工作掠影

发布时间:2016-06-24 19:52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作者: 付晓歌阅读:
A A A

记者:付晓歌

风云激荡,英雄辈出。2016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珞珈山亦是一片代代英才的热土,七一前夕学校即将表彰的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既是时代的先锋,也是星火的赓续。

翻开武汉大学的历史,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5位武大校友,中共五大在武汉大学附小召开,从珞珈山走出了李达、李汉俊、陈潭秋、罗荣桓、伍修权、何子述等一大批革命先辈……武大积淀了丰富的红色资源,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进入了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标志的新阶段。武汉大学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抓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发展、聚人心,发动党建“红色引擎”,高扬党的旗帜,带动和引领学校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把关,让党建添活水

据中央组织部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779.3万名,其中学生党员为224.7万名。但近年来,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渗入高校,关于入党动机、思想入党的问题始终困扰着高校党建工作者。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大学严把党员“入口”关,从“入口端”强化党员准入。

针对党员发展中存在把关不严、质量不高的问题,历史学院党委创设“拟发展对象预审答辩制”,审核前移,把好入门关。

针对少数党员在发展后出现的宗旨意识不强、组织纪律不强等问题,每位学生自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起,学院党委就为他们建立“党员电子成长档案”,要求学生在“云盘”定期更新学习、工作情况和思想汇报,上级党组织予以定期点评,收效良好。

水利水电学院水文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坚持以“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为总要求,坚持“入党自愿和个别发展”的原则。同时,结合支部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可行的党员发展和转正制度。在党员发展过程中,采用量化指标综合考察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

该支部提出了“五个一”的考核标准,即积极分子在考察期内需要完成“一次新闻稿撰写、一次会议记录、一次主题讨论、组织一次支部活动、一次弘禹论坛”,同时需要定期向组织上交思想汇报。支部党员发展和转正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比例达到7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坚持标准,细化程序,让“活水”源源不断,从源头上确保党员队伍质量。

 

育人,让党建进人心

如何增强党支部活力、凝聚党员力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直是全国各高校积极探索的课题。利用红色资源引导学生,基层党支部倾心培养,党员教师启迪学生……围绕育人抓党建,是武汉大学党建工作的一个有力抓手。

武汉大学有长期以来积淀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丰富红色文化。学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育人,以爱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传承和弘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为核心,以校园红色文化育人为特色,坚持用学校优良的革命传统和校史上革命人物的英勇事迹、高尚精神等红色文化,感染、启迪、教育、引导、激励学生。

目前,已推出“自觉渗透红色资源的课堂教育活动”“深度发掘校史红色资源的专题教育活动”“坚定传承优良革命传统的实践教育活动”三大教育板块。“武汉大学的红色文化”党史宣讲活动、“巍巍中华情”红色经典吟诵活动、“红小鬼动漫故事汇”原创动漫设计大赛、“党史中的武大”青春寻访实践活动、“向党说句心里话”红色短信大赛……一系列富有时尚气息的主题教育活动相继开展,引导师生们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激发了学生追求进步、全面发展的动力。

D28A

“巍巍中华情”红色经典吟诵活动

如何用党的力量凝聚研究生?武汉大学以党建为龙头,通过党组织的力量凝聚研究生党员,通过研究生党员凝聚更多的研究生,抓党建带科研,推动育人工作。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分子支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素养较高、职业能力全面的党员教师队伍。目前高分子专业在读的博、硕士研究生有70多人。指导过程中,导师们注重研究的前瞻性与独立性,保证研究生在正确引导下逐渐掌握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党建促科研,如今该支部硕果累累:摘得全国“挑战杯”金奖、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多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3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在校园里,还活跃着一群班级导师,他们用党员的使命感和热情,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子。电子信息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主任许贤泽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许贤泽当上班导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学风。在他的组织下,学生每周一和周四集体上晚自习;实行上课出勤考察制度,考察结果作为每学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的依据;对于学生反映学起来比较吃力的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他主动与任课老师探讨解决办法;考试之前,他都会组织召开动员大会,鼓励学生认真复习,积极备考。

许贤泽的努力下,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3年来成绩在全院名列前茅。大二下学期实现了无人挂科的目标,并且独揽了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的所有奖学金名额;大三学年,班上平均成绩90分以上的达到15人次,优良率达到85.7%,保研率为39.3%,高于学院平均水平。

武汉大学通过将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使党建工作更加富有实际成效。

 

特色,让党建接地气

如何解决党建中容易出现的“两张皮”“空对空”问题?武汉大学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让党建工作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教学。

教师党支部是学校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最基本单位,是党联系和服务师生的桥梁和纽带。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学校着力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成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推动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双促进”。

目前已经组织三期全体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与工作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并组织学员赴革命老区红安和大悟开展现场教学,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大悟县城关镇枣棚村党支部交流经验。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研讨

2015年6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潘春旭教授参加了首期培训班,感触颇深。他说,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教师党支部是政治上思想上团结、凝聚广大师生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决策部署的决定性力量,是党在学校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这项任务艰巨而光荣。

如何让党支部成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最新理论?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党支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党史党建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多个党建专题数据库、党建期刊、党建学术研究趋势分析数据、党建研究热点文章、经典著作等党史文献资源;“两学一做”栏目整合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网、学习课件辅导等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料;“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栏目整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著述、文献、讲话等资料。依托网络平台,打造政治理论学习长效机制,丰富了支部的组织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支部的组织建设,使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党日活动怎么办出新意,让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水利水电学院水文水资源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有新招。“运动、文艺、志愿服务——运动中的党群零距离”活动,主要包括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两部分。其中,线上宣传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不定时推送国内外时事热点、专业最新科研动态、支部成员生活感悟,将党建融入党员和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打造指尖上的“微党建”,真正实现党群零距离;线下活动则倡导研究生走出实验室,举办以“羽你携手挥拍,点燃冬日激情”为主题的羽毛球比赛,并在体育馆开展提倡绿色运动的志愿服务。党员群众互帮互助,最终达到助科研,促党建的目的。

通过珞珈红色文化节、百名大学生寻访“红色记忆”、“青春志·珞珈情”党建系列活动之寻访名师……从学校到学院(系),不断丰富内容、搞活形式,使党的声音在基层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凝聚人气。

 

服务,让党建有温度

建立学生党建四级网格结构,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需要帮扶的学生纳入到一个网格内……全国高校第一个大学生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从理想变为现实。

8859

学习互助

学院学生党员互助小组工作推进暨学生党建网格化工作,运行到现在已一年有余,成立了100个左右互助小组,实现100%党员参与,做到100%困难学生覆盖。学生党建网格化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学习互助、生活互助、成长互助,实现网格结构的上下联动、左右互动。

基层党建工作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服务师生,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党的凝聚力——

针对本科生出国成绩单等英文翻译件制作周期长、制作时间集中,导致学生经常排长队等候的现象,本科生院党总支组织研发了软件系统,有效节省了学生时间。同时为切实推动人性化服务,在办公大楼购置了供学生休息专用的条椅,设置专用接待室,供前来咨询与办理相关业务的师生员工使用。

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开展互助关爱、传递温暖活动。各离退休党支部在关爱高龄、孤寡、空巢、失能老人上积极作为,为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老同志办了许多实事,做了许多好事。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通过出版院史与校友回忆录,凝练发展愿景、使命与价值观,明确办院理念、方略与建设目标,强化精神理念类文化建设;发挥杰出校友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友活动,加强了特色鲜明的校友文化建设。

服务师生让“软”党建“硬”起来,让“虚”工作“实”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榜样,让党建有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个标杆。在武汉大学,优秀党员层出不穷,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余功茂老师因慢性双肾衰竭,每周做3次透析,一年多来坚守讲台,每周上8节课,有时体力不支,只能跪在椅子上继续讲课。“我最喜欢走到学生中间讲课,但站的时间长了胸口发闷、双腿发软。”余功茂说,他在讲台后的椅子上撑起身体,保持挺拔姿态,一般学生都发现不了他是跪着的。 

“我是教师,是党员,三尺讲台就是我的战场,如果有什么不幸,我希望是在讲台上。”余功茂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坚守三尺讲台乃至于“跪着也要讲下去”,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大学教育工作的无比热爱,充分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

2015年10月,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武汉大学三支参赛队过关斩将,从全国3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均摘得金奖并荣获集体奖。张沪寅教练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接见,他还作为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在闭幕式上发言。

从年初受命,到组建团队,从项目遴选、计划书的撰写、视频的制作、赛前演练到竞赛后勤,张沪寅都亲自参与,牺牲整个暑假为队员进行专业指导,即使在生病发烧期间还坚守在比赛第一线。他用一名教师党员的理想信念,带领团队一路过关斩将,以3个金奖摘得全国金奖总数第一。

中南医院金雅磊医生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为了能及时疏通和劝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对疾病的恐惧感,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结。常常在午休前和下午下班后到病房与患者谈心,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故事。金雅磊深得患者的喜欢,被多个患者称为“我的女儿”。有一位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患的患者,每次来住院时总是笑着说,“我又回娘家了”。

金雅磊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自述文章《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抒发了从医心声,被赞为“暖医”。著名药理学家秦伯益院士来信,称赞金雅磊“给老人们以温暖,仁心仁术值得称颂”。时任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阅后表示“很感人,体现了高尚的医德医风,值得肯定和宣传”。

 “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愿用微弱的光把生命照亮。”金雅磊的话,代表了武大2.8万多名党员的心声。正是珞珈山下千千万万只小小的萤火虫,将党旗辉映得更加鲜艳,更加动人。

(资料图  编辑:杨欣欣)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