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林 长江日报记者:蒋太旭
“大学与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无界论坛”日前在武汉召开,校长李晓红做主题发言。期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专家委员会主席西格费瑞德·安德斯、副主席苏·斯塔克夫斯基一行5人来校,考察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副校长谈广鸣、武汉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唐惠虎出席座谈会,谈广鸣介绍了我校历史和早期建筑的基本情况。与会人员围绕老建筑的保护问题展开交流,就修缮情况、记录材料、文物使用与保护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洽谈了合作意向。
>>>专家观点
武大老建筑有申遗潜力
安德斯2012年应邀访问武汉时曾参观过武大校园,武大早期建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再临珞珈,让他很开心。他认为武大对早期建筑的修缮令人满意。
在安德斯看来,武汉大学老房子和汉口租界具有共享遗产特征的文化遗产,都有申遗的潜力。他认为,除了研究工作,同时需要去做的,还包括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它们价值的认识。“这是十分重要的,不然的话,关于这两处遗产,只能够在专业人员的圈子里知道,而不能让当地居民及整个武汉市的市民认识。”
文物保护可成为改善城市的催化剂
苏·斯塔科夫斯基强调当城镇和城市再生时,文物保护可以成为城市改善社会、经济和环境产出的催化剂,而遗产引导的再生,关键是要理解一个地方遗产的意义。
她说,武汉有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关键是要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它们。
将武汉文化与历史纳入大学教学中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资深委员、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会前主席皮埃尔·拉孔特博士是世界遗产项目评议人,曾于1970年代表比利时出任联合国代表,并一直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方面的评审专家。
他认为,应该将武汉的地域文化及历史纳入到大学的教学中,让大学生们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人文和遗产,大学与城市的融合也应该是历史与文化的相融共生。
大学与城市空间应无缝“对接”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秘书长约翰·华特指出,一所大学院内会成为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枢纽,这对大多数国人的认知来说难以想象,因为中国的大学用围墙将校园与城市公共空间割裂开。华特先生介绍了加拿大一些大学校园与城市公共空间无缝“对接”的成功案例。
他说,对于武汉而言,“大学与城市”该如何发展和相融,是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校长发言
李晓红院士: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砥砺同行、相互牵引
武汉大学和大武汉因武汉这个同样的名字共生共荣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一部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成长史,一代代武大人用思想与智慧在武汉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武大印记”。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市的文明建设,是大学承载的光荣使命。武汉大学在复兴大武汉的宏观格局中,成功扮演了三个角色:出色的预言家,可靠的加油站,默契的合伙人。
大学与城市应该具备以下关系: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大学精神与城市精神“砥砺同行”、大学创新与城市创新“相互牵引”。
武汉大学与武汉这座城市之间到底应该构建怎样的互动关系?唐良智市长在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典礼上讲到:“有什么品质的大学,才有什么品位的城市”;“武汉大学需要做的事我们一定做好,武汉大学不希望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话,作为对唐良智市长在武汉大学120周年讲话的回应:只要大武汉有召唤,武大人就必然有行动;只要武汉市人民有期待,武汉大学就必将努力有作为。
>>>背景资料
2001年,我校15处26栋建筑面积为54054平方米的早期建筑,成为国务院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于2001年成立了早期建筑保护管理委员会,出台了《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暂行)》。2011年,学校成立全国高校首个文物保护管理处。2014年,中国文物学会高校历史建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校召开,校长李晓红当选首任会长。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65年在波兰华沙成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它由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专业人士组成,是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领域唯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审定世界各国提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会,成立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即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摄影:刘洋、杨宏斌、章臣 编辑:付晓歌)